2009年5月12日 星期二

【蝦餃】貓熊團圓路:何苦




我可以理解臥龍保護區想要宣傳他們復育貓熊的成就啦,但是關心的人會看Discovery好唄,我覺得那片特輯拍得還不錯啊。


畢竟連七龍珠:全新笑話這種東西都有人斥資千萬拍出來了,在這樣一個最壞的時代裡,批評一部講小男孩與熊貓的電影未免顯得太挑剔。


儘管我不會想進戲院看電影,但對於這部電影並沒有惡感,頂多是覺得劇本很無聊而已。熊貓只知道睡覺和吃,必殺技也只有爬樹翻滾,花招比人類嬰兒還少,怎麼可能拍得出跟「威鯨闖天關」或是「家有貝多芬」一樣可愛的動物電影呢?


莫約片商自己也知道,要和木柵動物園競爭恐怕有點艱難,畢竟在台北只要搭捷運、買張門票,就可以看到3D活體貓熊呢。


於是我們看到以下的宣傳文案:


貓熊難搞大明星,敵視您一次請出十四隻

拍攝團隊克服萬難,臥龍中心首度全力支援

史上第一部全部由真實貓熊演出電影


最令我傻眼的是這個:

平均一隻成年大熊貓一天有55%的時間在覓食43%的時間在休息2%的時間在遊玩,因此使得本片拍攝格外艱辛。


........嫌太辛苦那一開始幹嘛拍啊?囧


拍得很辛苦」和「這部片很值得看」是兩回事,其中完全沒有因果關係...爛片也是會拍得很辛苦的。其實應該說,拍片沒有不辛苦的啊!XDD 什麼片可以拍得不辛苦,我很想知道。


臥龍中心的人就算了,他們有宣傳取向而且他們也不懂電影。但製片公司自己有沒有想過,機械貓熊的技術行之有年,早已可以靈活取代貓熊貧乏得可以的肢體語言。他們又是何苦逆行倒失,拿不容易處理的活體去拍攝啊?


我相信敵視您內部一定有人沾沾自喜,認為貓熊團圓路這部片是另一片「一零一忠狗」,是動物電影的新里程碑。十四隻小貓熊當然比上百隻大麥町幼犬要來得好照顧,因為牠們一半以上時間都在,另一半都在。對動物飼育員來說肯定比較輕鬆,但劇組則面臨了另一種挑戰。


問題是...這個挑戰真的是必要的嗎?orz


機械熊貓的技術,早自1995年的「小貓熊歷險記」(The Amazing Panda Adveture/Little Panda)就已經很成熟了。全片使用活體貓熊來拍攝機械貓熊可以達成的畫面,到底有沒有意義?


也許臥龍中心想要炫耀他們的復育成功,可以大手筆一次拿出十四隻幼年貓熊,這數字的確可能比全世界其他地方的幼貓熊加起來還多。但我覺得他們復育熊貓的成就應該是無庸置疑的,不需如此拼命宣傳和自我標榜。熊貓復育中心全世界也就這麼一家而已,沒有競爭對手啦,大可不必焦慮於能見度不足。


就電影的觀點,為了誇耀飼育成果而捨棄老早就研發出來的機械技術,莫非真的只是錢和時間太多,找個藉口感受一下在活體貓熊堆裡打滾的奢侈感而已嗎?


進電影院看這部片不如看功夫熊貓吧,不管就拍攝方法還是劇本而言,它都比貓熊團圓路要更像是一部電影。



偉哉黑傑克...的肚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