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三個女生一起去看這部電影的...看完以後除了對電影的感想以外,還深深覺得「紐約愛情故事」這個翻譯看似平實,卻帶種淡淡的婊意。很少人不會看到這個譯名不會想到「東京愛情故事」,難免抱著憧憬。
至於劇情簡介?看看開眼電影網的唬爛吧:「浪漫愛情喜劇」?我既沒有看到浪漫也沒有看到喜劇,只有愛情劇這件事是真的。這部電影太誠實地呈現人在感情裡搖擺和受制的狀況,而「浪漫」從來就不會是誠實的。結局雖然對主角來說是還不算差,但「好的結局(good ending)」和「喜劇(comedy)」是兩回事好嗎...我已經很久沒有看到這麼唬爛的文案了!orz
不知道是寫文案的人不作功課還是怎樣,就連正式的中文預告片,也只能一直看到「昆哥息影作」這樣消費人家脫序行為的文案...我個人認為只能用一次的文案,如處女作、遺作和息影作都是沒創意的爛宣傳。
這部電影大概開場十分鐘你就可以猜到結局了。唯一驚喜是見到好久不見的伊莎貝拉羅賽里尼(Isabella Rosellini,英格莉褒曼的女兒),在電影裡飾演昆哥(傑昆菲尼克斯 Jaoquin Pheonix)的媽媽。上次看到她可是KKK主演的地海電影版了呢...
伊莎貝拉羅賽里尼
我記憶中的伊莎貝拉...捉神弄鬼裡的經典造型和蘭寇代言時期
地海裡的伊莎貝拉,竟然是SciFi(現在改名為SyFy)電視台作的奇幻片...orz
如果要讓我簡單地形容這部電影的話,我只會用四個字:「真」、「寫實」、「婊」。
不同於愛情劇流行的陰錯陽差手法,或是韓劇愛用的明明自己鬼打牆卻要推給命運的手段,這部戲開宗明義就告訴你:
這個故事是關於一個脆弱的阿宅,搖擺於被愛和愛人之間,屢次被自己愛的人發卡,最後決定待在愛自己的人身邊的故事。
從頭到尾沒有死人、沒有爆炸、沒有香豔床戲(啥都看不到的天台露出整個很弱)、沒有任何的噱頭,就連英挺帥氣的昆哥在戲裡的造型都沒啥看頭,就只是個阿宅,而且還是週末各大公園裡會出現的那種的攝影阿宅。
阿宅昆哥
昆哥平常的帥樣
但是這部電影如此地平實沒有噱頭,反而能脫穎而出。忘記是誰這麼說過:
「藝術家所做的,不是去創作不存在的東西,而是將已經存在的東西重新挖掘,讓盲目的世人看到並思考。」
而這部電影的確忠實地讓人去檢視平凡而真實的人生狀況(human conditions):
有穩定工作的乖乖女就近找對象、金髮辣妹陷入不倫與自暴自棄、阿宅抱著乖乖女想著辣妹,最後因為被辣妹放鳥轉而和乖乖女求婚,用的還是本來要和辣妹求婚用的戒指...再典型也不過如此。
正如希臘悲劇一般,我們在觀看的時候意識到主角的命運不可避免,但...那算是悲劇嗎?還算是好的結局?我卻覺得都不是,那是人生,是現實,是不能用正與負、好與壞去黑白論斷的狀態。跟希臘悲劇千年來令人探討、爭辯的主題一樣,這部電影的主題是:「選擇(choice)」。
葛妮絲派特洛的 fucked up 辣妹
結局時昆哥「決定」要放下對金髮辣妹的執著,把戒指拿去和乖乖女求婚。看起來像是個選擇,但是其實是金髮妹的選擇,而不是他自己的。昆哥和辣妹兩人都把「愛情」的命運選擇權丟在別人身上,也因此失去了「原則」。我簡直可以預見,往後葛妮絲派特洛分手再回來找昆哥的話,他肯定會出軌。
軟弱、不安全感、隨波逐流、無奈、受制於人,這些特色是劇中主角們共有的,無論是感情上、經濟上,他們都有不由自主,命運交由他人決定而不自知的感覺。不倫、私奔、劈腿...最懦弱但也最人性的行為,這部電影裡都淡淡地寫出來了,完全不帶批判,只是告訴你:「看吧,事情就是這樣。」
愛情是純然主觀的事情,如果沒有辦法決定自己要什麼,要怎麼作,沒有辦法堅定,而將選擇權交付於他人手上,就沒有辦法避免讓自己和別人悲傷。但意志純然堅定又能夠有風度、知分寸的人,這世界上太少,大部分的人正如這部電影中的角色一般,在情海裡攀著浮木載浮載沈,能夠自己游過大海的人少之又少。
I've been there,而且生活中到處都是這樣的例子,看的時候感覺其實很複雜。看過很多結婚的伴侶,其中一方心裡一直有另一個人,覺得和現今的伴侶在一起是自己沒有選擇的事,是要給對方和周遭的人一個「交代」。西方是沒有「交代」這個觀念的,這不禁讓我懷疑他們看這部電影的衝擊是否會比習於「交代」的亞洲人強烈?
我雖然能夠將這樣的軟弱視為現實的一環,在自己的掌控權上卻不願意放手,和劇中人物一般。愛的人不愛自己,不愛的人愛自己,這個部分的命運捉弄是我們沒辦法去改變的。但是不因自己的軟弱而看不清我們不樂意面對的結局,甚至用退路或是交代來逃避危機,則是我覺得人類可以透過自己期許達成的境界,雖然不太容易。
即使沒有什麼出奇制勝的招數,這部電影的劇本無庸置疑是寫得很成功的,給我們的不是糖果而是苦甜巧克力,穿心的力度比時下流行的聲色主義(sensationalism)絕對要強得多。但是它絕對不是浪漫愛情喜劇就是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