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雜記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雜記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0年7月22日 星期四

【流水】貓奴人生


 


六月在興隆公園跑步的時候,撿到一隻被丟在行李箱裡的貓。撿到時呈現下面這個樣子↓


 



 


一個平躺打開的行李箱,半邊是貓,半邊是剩下的貓食和兩罐貓草,外面灑了一些貓食,似乎是希望貓咪會自己走出來「適應」環境?把沒有謀生能力的家貓這樣硬生生丟在街上,不知道是殘忍無情還是無知。


 


我沒養過貓,不知道該怎麼安頓他,就跟哥聯絡請他先帶回去安頓。搬家之後,貓咪就搬來和我住了。


 



 


哥說卡卡(嫂子給貓咪起的名字)超乖又ㄋㄞ,害他很想把貓拐走。但根據卡卡來到我們家之後的表現...他應該只是在哥哥家被四隻龐然大物(二貓二犬,體型都他的兩倍以上)嚇得半死,所以乖得跟孫子一樣。來我們家一個禮拜之後就是霸王了。|||


 


很多人相信養貓是緣分,我也覺得在搬到公寓之前撿到貓實在很巧,而且還是隻乖巧的成貓(我覺得我應該沒耐心也沒時間照顧幼貓orz),在此之前我一輩子沒撿到過動物說。


 



 


卡卡跟一般一歲多的貓咪一樣,好奇心很強、大便完喜歡暴衝、睡覺喜歡一直換地方、不愛給人抱、喜歡爬窗戶看風景、在家裡的正中間躺著當地毯...平常對我愛理不理的,客人來的時候都超殷勤,還會特意在客廳睡覺給我們看。


 



 


偶而會在我懷裡睡一下,這時候表情會像招財貓一樣。


 



 


現在每天下班都會覺得想要早點回家,雖然週末卡卡整天跟我在一起,到最後都會很煩似的懶得理我,但上班一整天回到家裡,會看到一隻貓攀在門邊的三層櫃上哭得好可憐(其實他沒有哭啦,只是肢體語言有可憐的fu,我自己幻想他梨花帶淚),心裡頓時覺得「噢~」。


 


現在星期一下班回家的內心OS都是:「哼哼哼你前兩天很囂張吼,今天晚回家看你不哭死才怪~」感覺...會為這種事情暗爽很沒用...|||


 


 


 


 


 


2010年6月8日 星期二

【流水】胸奴現形記

11d437b9b66g214.jpg 


 


電腦展值班的時候一度接電話接到手軟,還要往來奔波於兩個攤位和國際會議中心之間。我平常都不穿有口袋的衣服,手上還要拿機器的狀況下,手機就沒有空間放了...


 


於是我本著 B 型毫無羞恥心的精神,就把手機往領口一插,假裝什麼事也沒有。


 


後來攤位來了個港仔,想談系統和應用程式的合作方案。我們兩人談得正熱烈時,突然我胸前突然唱起歌來...


 


正常人這時候一定超糗糗到不行,但我可是毫無羞恥心的 B 型啊!當場神色自若直接往胸前一抽,說聲抱歉就自顧自地講起了電話。


 


只見那 SE 的老兄眼睛瞪得老大,呆若木雞,兩秒鐘後才反應過來,假裝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的繼續問問題。


 


不好意思,這兩秒鐘戲劇化的表情沒能逃過我的眼角餘光啦哈哈~XD 所謂的「什麼都要,就是不要臉」,莫約就是在講我吧。orz


 


 


 


 


後記:匈奴前天寫信來說要談生意了,he must be pretty much impressed (by my boob)!


 


2009年11月15日 星期日

【流水】卡片的喜悅




寫信與收信的喜悅,就和交到好朋友的喜悅一樣,在我的生命中降臨得很晚。


國小到大學之間,我有一個住在重慶的筆友,我們之間通過上百封信,但到今日我仍然對她一無所知。我們做的,不過就是女孩子的交換日記罷了。但交換日記有眉批空間也能追溯回去,(是否大家真的會做眉批我不知道,但我的想像裡,我會在對方的日記裡寫上自己的想法 XD),信件沒有。所以,我們每一次的信件都像是第一次的交換日記,各自表述、沒有交集。


中學時期,逢年過節,尤其是聖誕節和生日,我的桌上會有一兩張卡片。沒錯,就只有一兩張,因為我在音樂班交不到什麼朋友,也不想交。


這些卡片裡面,我只留著高一時收到的一張,內容是一個男生感謝我沒有在心儀的女生面前為難他。我把這張卡片和那個男生心儀的對象給我的卡片放在一起。


當初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只留下這張,現在想來,這已經是我之前收過最有內容的卡片了。其他卡片翻開來裡面除了聖誕/生日快樂以外,就什麼都沒有了。這種東西我一直都不知道目的為何,但也不敢說不要,怕傷了別人的心。



我也有收過一些情書,但全部都是 e-mail,複製和刪除都不痛不養的感覺。這些情書裡,文筆和思路有好的也有不好,但是事後回想起來,竟然都想不起來當時高興的感覺。


也許可以歸咎於筆者是男性不是女性,觀察本來就不夠細膩,但我收到信時總覺得寫的人好像在自言自語。這樣想的時候,除了 e-mail 情書便宜的感覺以外,還多了一種「為什麼我要理你啊」的淡淡不屑。


G 先生給我的自白信(愛上我是犯罪乎?),以又臭又長與我無關的心路歷起頭,洋洋灑灑地講了一大堆和前女友提分手的「正當理由」,充滿怎麼看都缺乏實證基礎的自我感覺良好,
根本只是日記文不是情書。現在想起來,我高興純粹只是因為有人願意寫信跟我告白而已,小時候門檻超低。


M 先生自己提分手後把我當作他幻想中的後悔出口,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寫信怪我忘不了他(哪有這回事),叫我趕快去過自己的生活,還一邊嘆氣說「你總是要交男友的」,演得很高興唷,你是我爸乎?


後來 M 先生又再告白兩次,每次都是告白完就跑。他說因為他的感情太貴重,沒辦法承受萬一兩人相處不順利的狀況,無法想像兩人在一起的他,只能遠走他鄉。
自己演得很高興沒關係,你高興就好,但是似乎跟我無關吧。


因為我的卡片和情書經驗都不甚愉快,無論何時我都不會特別想收到信件或卡片,也不會想要寫信給別人。收信這件事,代表要聽別人自言自語,代表沒有交流,代表要被強迫灌輸觀念或是強迫傾聽。收信是痛苦的,寫信沒有意義。



但今年我收到了幾張誠摯簡潔的卡片,讓我第一次瞭解到「信」其實可以不是包裝過的自言自語。


Y 子第一張寄到我家的明信片,其實是我給他的卡片改成的。卡片裡面簡單地敘述他對我的正面觀察與想法,誠懇又直接,我看了很開心。


過幾天,我在逛街時看到一張讓我想起 Y 子的卡片,我馬上買下來寄回去給她,也寫了一點對她的印象。我第一次覺得不煩惱卡片要寫什麼,也第一次這麼期待對方收到自己寫的信。


然後,我的二十八歲生日來臨了,我收到兩張卡片。


在我上網的時候,Sophia 趴在桌子對面,在他十年前買的 Hallmark 小蜂鳥卡片上刻字,而 Bagel 的卡片是先寫好的。但那些都不重要。


這幾張卡片帶給我的喜悅,在於我很確切地從寫卡片的人那裡接收到一個訊息:


我的生命中有你,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這當然是極其主觀的說法,無法去驗證客觀是否為真。但是感動本身也是一件主觀的事情阿。


收到這些卡片時,有一瞬間我懷疑:到底是過去我身邊的人都太麻木空虛,還是因為我自己以前是個不知感恩的混蛋?


但是那些疑問似乎也不重要了,因為現在我深刻地感受到這份感動,也瞭解信與卡片其實可以很美好。這樣就夠啦。


Y子、Sophia、Bagel,謝謝你們教會我這份感動!



2009年9月20日 星期日

【靠北】兩個詐騙電話




最近一直接到大陸打來的「未知」號碼詐騙電話,煩不勝煩,內容倒是挺蠢的。


詐騙電話之一


「喂,你好。」

「妳是七七嗎?」


「啥...」


有那麼0.1秒我想到是不是我在米國的大陸同學,但她肯定沒有我現在的手機,所以我馬上推論是詐騙,而且大陸口音重到把「琪琪」叫成了「七七」。我心裡想:「如果我假裝被妳騙的話,妳等一下真的打算冒充我親人嗎?XD會不會太低能!XD」


「什麼七七?我不是七七啊。」

「妳不是七七,那妳是誰?」

「我是八八啊,七七回家去了。」


對面楞了三秒鐘,電話被掛掉,我大笑。 XD


詐騙電話之二


「喂?」

半夜兩點半接到電話不爽中,而且看到未知來電覺得很可能是詐騙,語氣充滿不爽。

「...妳是靜宜嗎?」

「什麼靜宜?妳找哪位?」

「妳是靜宜嗎?」

「就跟妳說不是靜宜了,妳打錯了。」

「妳是靜宜嗎?」


「碼的妳是要鬼打牆幾次,老娘在睡覺吵個屁。口音也不改一下,一口大陸腔妳以為詐騙會成功唷?作夢吧。」

「妳這個靠近你靠近你靠近你!」

「三小,妳在罵人唷?連罵人都聽不懂欸,沒救了。(掛)」



後來躺回床上想了五分鐘我才推敲出來...原來我一直以為是「靠近你」的那三個字是「臭妓女」...然後我就笑到在床上打滾。後來還興高采烈在研究,她要是再打來我要怎麼整她。


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被罵臭妓女還笑得半死的耶。




2009年8月17日 星期一

【靠北】網路私生活




一個朋友曾經告訴我他的觀察:



「我感覺,你並不喜歡在網路上講關於自己的事。」


其實我多少有意識到,不管狀況好還是不好,我並不會很主動在postings上談自己的事。但其實我面對人的時候,知無不言。


朋友們總覺得我講話超婊,如果只看過我的噗浪應該會覺得我是個純種婊子,上衣用魔鬼黏貼滿「婊」字的那種。




有些人喜歡用隱晦的語言寫加密的日記,因為沒有指名道姓就毫無顧忌地婊人和抱怨。可是我不知道在網路上這樣做對我有什麼好處,我甚至不會因為這樣感到開心。


對著一些可能不瞭解內情的人,罵可能不會看到的人,我不知道這種行為怎麼能讓我爽。就連現在,終於想要po一點像心情日記的東西了,我還是不覺得自己有必要婊人。


我似乎一直把網誌當作一個發表心得、思考,以及各種非個人性的抽象知識與思想的場域。所以就算我在寫和生活有點關連的東西,也多半是對事不對人。


甚至,我對於純粹抒發情緒的書寫感到有點焦慮,覺得這樣的寫作缺乏「營養」,若不是自己覺得有思考價值、有明確主題,我常常無法寫完公布,寫到一半就全部刪除。



我在網路上不講自己的生活,其實也不是要防備或是逃避什麼,只是希望可以跟活生生的人分享,想要看到對面立即的反應與回饋。即時互動的溝通給我的信任感比較強,讓我可以很舒服地講自己的事。


而網路上的聽眾往往是沈默的,所以我也比較習慣把不特別需要回饋的想法與思考寫出來。差別大概就在這裡吧。


2009年7月18日 星期六

【流水】痛苦的價值

Pablo Thraikill CastelazShirley Manson




很久沒有寫 facebook 的雪莉姊姊(上圖右)六月底開始,突然很頻繁地留言。原來是她參加了好友小孩Pablo的葬禮(上圖左)。這位小男孩年僅六歲就罹患癌症離世。


從2007年母親被診斷出失智症開始,雪莉的周遭就被死亡的陰影所籠罩,摯愛的母親、樂團時期認識的記者、好友的丈夫、朋友的小孩一一離世...


這麼小、這麼可愛的一個生命,就這樣走了...這到底是什麼道理?或許跟本就沒有道理可言...


昨天雪莉再次留言,講述自己接演「終結者外傳:莎拉康納戰記」中凱薩琳維佛(Catherine Weaver)一角時的心情:




他們所遭遇的痛苦太巨大,扮演魔鬼終結者讓我感覺很強大,可以暫時從這些痛苦中逃避,但那也只是暫時的。



雪莉曼森演出「終結者:莎拉康納戰記」的凱薩琳維佛


雪莉的留言一向至情至性,她的這幾篇留言和TSCC第二季的結尾一樣,讓我意外噴淚。


一個你所深愛的人,不管是活到六歲、四十歲,還是七十二歲,你永遠會覺得他的離世驟然又太早。得知那些親愛的人的死訊,就像我們內心有一個部分也突然死去一般,而見證著愛人的死亡,又像是心裡有株活生生的植物逐漸枯萎凋零,這是多麼可怕的事!


但這痛苦正是我們活生生地活著的證明,也就是生命本身。


世人從來就很懂得歌頌生命的光明面:愛/激情/歡樂/誘惑/名聲/刺激等等,甚至有點過度渲染。少女漫畫、言情小說、熱血卡漫等等作品都過度渲染了各種形式的「喜樂」。這些東西畢竟只佔人生大餅的一角,我們很難期待以這些娛樂為養分成長的孩子能夠理解世間疾苦,有些草莓族可能就是這樣來的吧。




雪莉的媽媽,07年診斷出失智症,08年過世



另一方面,世人卻往往不願意去面對或學習如何處理痛苦。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痛苦被認為是不應該發生、不可以碰觸的;遇到是純然的霉運,只要假裝它不存在,只要「夠堅強」,一切的痛苦最後都會被「度過」;更甚者,有些人會覺得「這些事根本不應該發生!」而完全拒絕承受。


但是事實是,這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是沒有道理的,並不是只有我們能夠掌握的事情才叫做「道理」,只有對那些我們無法掌握的事情也抱著理解的態度,才能夠坦然面對自己與他人。


我認為「道理」並不像基督徒相信一切都是「上帝的旨意」,不管看起來再怎麼狗屁倒灶,也只是我們這些凡夫俗子不懂上意。我一向不是很喜歡基督教這個部分的說法,因為這只是一種強加壓抑與忍耐的說教方式,不看現實狀況如何就自己一相情願地認為「總是有一個好的理由」。


但道理的確可能是「天理」,像是意外傷害、天災、生老病死等等,這些都不是我們所可以改變的,所以我們的確有需要去接受這些痛苦。但是,許多人因為害怕表現出自己的軟弱,而對於痛苦視而不見,以為只要一味地忍耐就叫做「堅強」,這種態度我並不認同。



「很強大」的魔鬼終結者凱薩琳維佛


沒有一個人能夠一天二十四小時,一週七天都當個魔鬼終結者,一輩子總有某些時刻必須被迫要面對真實的自己
儘管有些人可能可以僥倖逃避一輩子,不用去面對自己的弱點,但這樣的人為了逃避面對痛苦無所不用其極,會做出許多傷害自己或他人、自暴自棄的行為,心裡始終有重擔也不可能活得快樂,最終只能在虛偽的逃遁與孤獨中度過一生。


一個孩子就算穿了媽媽的高跟鞋,化了妝擺出大人的姿勢也不是大人,同樣的,一個態度逃避消極的人儘管身份證上的年齡增長,始終也無法以一個成人的態度來面對自己的生活



雪莉童心未泯,在TSCC的簽名會上跟粉絲玩催眠


許多我在職場中見過的中年人,不分男女都有家庭關係緊張的困擾,不外乎是老公老婆出軌、孩子叛逆或是揮金如土之類的。我始終只聽到他們淡淡地抱怨,卻未曾見過他們願意為這些困擾做任何事。


其實,他們從未認為自己有機會或是責任改變任何事,只要在抱怨後聽到別人也有類似困擾,就覺得「很好嘛,反正我跟別人一樣,OK的啦。」然後繼續將生活中的一切不順心怪罪別人。他們的人生就到此為止了,沒有別的可能性。


之前我寫過一篇文章,批評今年春季日劇「我的妹妹」裡面女主角男友罹患肺癌的情節設計太過狗血。其實我只是詬病拿痛苦來作梗卻從來不好好處理的態度。只知道浸泡在痛苦裡給人看,卻沒有拿出求生意志或是尋求出路的渴望,雖說現世中很多人也以這種態度處事,但就是因為太普通才沒什麼演出來的必要。



漫博會的雪莉


說真的我也沒有覺得沈溺於痛苦的生活態度哪裡不好,如果這些事主可以意識到這是他們自己的選擇,也甘於自己的選擇,那也就罷了。但問題就在於,他們往往都覺得自己無需為自己的痛苦負責,他們認為自己是純粹的受害者,因為以受害者自居而感覺崇高:


他都這麼過份了,我還體諒他、原諒他耶,我對他的愛難道不是很深嗎?

願意為他忍耐這些才是真正的愛啊,難道不是嗎?


說真的這種態度和「縱囚論」裡的「上下交相賊」有點像。一個人一邊哀嘆著自己的痛苦,又一邊強調自己以忍耐痛苦來表達愛,也只是無法相信自己做的是對的,硬要牽拖別人告訴他「你這樣做很好/我跟你一樣」而已。



維佛這個的親子關係有點諷刺現代父母忽略孩子的態度


然而,現世人倫的痛苦許多屬於人為而非天理:男女感情不睦、親子關係緊張、阿宅沒有朋友、校園職場霸凌...父母怪孩子不懂自己用心良苦、孩子總愛怪父母食古不化、男人怪女人過度依賴、女人怪男人漠不關心...這些其實都不是不能改變的事情。


我們經常責怪他人給我們痛苦與不堪,但卻未曾想過自己在這樣的境地中,是否有自己可以做的事?不是只是繼續互相傷害,或是保持現有的傷害,而是給自己一個機會,讓自己走出這團泥淖,看著往來足跡還可以感到坦蕩。


當我看到雪莉留言中說,母親病危時她每天渾渾噩噩連事情都記不住,但現在又覺得可以繼續寫歌,我感覺到這是一個真正活著的生命,一個坦然面對自己的脆弱與痛苦,有能力改變並讓自己不斷變得更好的人



這張難得看起來完全沒有殺氣,而且有可愛的大嬸樣...


近來幾番真性情的留言又讓我更加喜歡這個年過四十又長年失業的女歌手,並不是因為她像 MJ 一樣締造了什麼樂壇奇蹟或是遭人誤解,而是因為她生活的態度令人嚮往。就算她一輩子都沒有在音樂或演藝事業上有什麼突破,我還是仰慕她這個人,因為她具有我覺得一個人生命中最重要,絕對不能放棄的精神:


感受美好與痛苦,並且如同長青藤蔓不斷地成長延伸的能


2009年6月13日 星期六

2009年5月16日 星期六

【流水】偉哉,眼皮貼!

 


這真的不能不貼一下使用前使用後比較圖了...


和一般彩妝文不同的是,我是逆行倒施,先拍貼好眼皮貼的照片,再把它撕下來。一般彩妝文是用素顏比較眼皮貼,我是用上了眼線的狀態來比較。


使用前

使用前 


使用後

使用後


這...還能說什麼呢?眼睛都變大那麼多了,還需要多費唇舌來說它很有效嗎?XD


本來以為自己雙眼皮是用不上雙眼皮貼的,但今天 Echo 幫我貼起來之後。我深深覺得要是把雙眼皮貼正名為「大眼貼」,加上「雙眼皮用更好」之類的文案,廠商不就賺翻了!這是一門值得推廣的彩妝技術阿。


再加一張...

05-18-09_232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