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天空(Red Skies)是2002年的電視電影,由吳宇森導演、鄔君梅主演。這部在電視上看過很多次了,昨天睡覺時半夢半醒地又看了一些,注意到一些以前沒注意到的東西:
配樂生硬:這可能不是吳宇森的錯,而是找錯人配樂。只要打架和跳舞就配搖滾樂,而且通通是同一個團的音樂!預算少也不是這樣好嗎...orz 其他時候什麼音樂都沒有,音樂水準和變臉差太多了,除了錢不夠或是吳宇森跟柯南一樣是音痴以外,我想不出其他可能。
角色刻畫失敗:大抵是編劇問題,頂多可以嫌吳宇森不挑片而已。
克洛斯探員感覺是一個很有企圖心的設定:照相式記憶、逼供能力、側寫能力、敏銳的觀察力及武術,還有增添萌點用的馬蓋先病(不會用槍)。照說這個角色有潛力發展成系列作或是影集主角,但是很可惜地卻變成了半調子。
劇本中想要表現他的超能力的橋段都太過於刻意,像是妮可在很奇怪的時機問他以前做什麼工作,他回答「文書工作」;一個很普通的逼供,組員們就在旁邊你一言我一語八卦他以前很猛;又或者林文向他答謝的時候,被狠狠吐槽說她只是想要對團體中最有權力的人做人情之類的,種種細節設計成要顯示克羅斯的神通廣大,但卻過於刻意,使得他的能力看起來像是二流。
克羅斯和林文之間的化學效應更是搔不到癢處。跳舞的橋段意圖很明顯,想要表達克羅斯被林文吸引了,那也是林文難得表現出嬌那一面的時候,但音樂和畫面表達的拙劣卻讓人打不起興趣。就像文筆很差的言情小說一樣,讀者可能可以抓到重點,情緒卻帶不上來。
演員 Shawn Christian 不太紅的樣子,演過聖女魔咒但我一點都不記得了,長得頗帥但有點路人樣。
林文(Wen Lin)這個臥底女武警應該是全劇最成功的角色設定,正直過頭、具正義感、衝動、些微的憤世嫉俗、愛吐槽、講義氣,同時又帶有一點點傲嬌的感覺。
林對華納兔寶寶的喜愛,非常適當地帶出傲嬌中 1%「嬌」的部分。兔寶寶明明是資本主義財團的搖錢樹,但在這個北京武警的心裡,卻是推翻資本主義的勇氣與正義象徵。雖然這個詮釋是有點讓人啼笑皆非,但是為林添增了一份天真的色彩,使得她的個性更加可愛。
講到鄔君梅,通常我不太喜歡臉型太方正的女演員,感覺有點距離感不太可親。可是某些不可愛的臉孔,像青木戴文或是鄔君梅卻又覺得有種莫名的吸引力,妙不可言阿。
妮可這個警局菜鳥,除了負責把資料變出來以外,似乎還肩負著討論哲學問題的責任,但就劇本而言,too bad she did a poor job。唯一一段比較像樣的政治討論裡,妮可問到她到底算不算是小組的一部份,而克羅斯就開始鬼扯淡什麼他們抓不到游擊恐怖份子,所以自己只好變成游擊隊等等的,末了還裝神秘說自己以前只是作文書的,完全不知道重點在哪。
其他配角的梗都太無聊了,像是對女裝很有心得,被搭檔射到兩次,或是好爸爸梗,都很老調。
武打畫面:一貫的流暢,礙於預算沒有太大的場面,但也沒什麼好批評的,吳宇森耶!
附上 ending 送兔寶寶電話那段...雖然我覺得克羅斯因為私情把林文留下的結局也莫名其妙就是了。orz
2009年8月29日 星期六
【電影】紅色天空:傲嬌滿分
2009年8月17日 星期一
【靠北】網路私生活
一個朋友曾經告訴我他的觀察:
「我感覺,你並不喜歡在網路上講關於自己的事。」
其實我多少有意識到,不管狀況好還是不好,我並不會很主動在postings上談自己的事。但其實我面對人的時候,知無不言。
朋友們總覺得我講話超婊,如果只看過我的噗浪應該會覺得我是個純種婊子,上衣用魔鬼黏貼滿「婊」字的那種。
有些人喜歡用隱晦的語言寫加密的日記,因為沒有指名道姓就毫無顧忌地婊人和抱怨。可是我不知道在網路上這樣做對我有什麼好處,我甚至不會因為這樣感到開心。
對著一些可能不瞭解內情的人,罵可能不會看到的人,我不知道這種行為怎麼能讓我爽。就連現在,終於想要po一點像心情日記的東西了,我還是不覺得自己有必要婊人。
我似乎一直把網誌當作一個發表心得、思考,以及各種非個人性的抽象知識與思想的場域。所以就算我在寫和生活有點關連的東西,也多半是對事不對人。
甚至,我對於純粹抒發情緒的書寫感到有點焦慮,覺得這樣的寫作缺乏「營養」,若不是自己覺得有思考價值、有明確主題,我常常無法寫完公布,寫到一半就全部刪除。
我在網路上不講自己的生活,其實也不是要防備或是逃避什麼,只是希望可以跟活生生的人分享,想要看到對面立即的反應與回饋。即時互動的溝通給我的信任感比較強,讓我可以很舒服地講自己的事。
而網路上的聽眾往往是沈默的,所以我也比較習慣把不特別需要回饋的想法與思考寫出來。差別大概就在這裡吧。
2009年8月16日 星期日
【靠北】盧廣仲:宛如莎拉波娃
我覺得看到盧廣仲出現在台灣歌壇的興奮感,就跟在網壇看到沙拉波娃一樣。
從決戰猩球到莎拉波娃...網壇的人類進化史,也讓我們更確信上帝存在於網球場!
台灣歌壇被周滷蛋佔據太久了,其美感貧乏的程度就如同被大小威廉絲佔據的網球場。長時間被迫觀賞決戰猩球之後,出現了一個真正有美感的音樂人/運動員,內心的雀躍之情說是久旱逢甘霖都不足以形容啦。
我從來都沒辦法在KTV完全不笑場地完整唱完追追追和早安晨之美。光是吃早餐就可以寫一首歌,這跟拿菜單來寫歌的羅西尼有什麼兩樣,音樂即生活啊~XD
歌詞亂編的 Vitas 模仿,但是高音有到!XDDD
海綿寶寶也是一樣歌詞隨便...XD
2009年8月2日 星期日
【靠北】醒醒吧阿宅
近來我已經很克制靠北台灣男生的刻薄行為了,但有時候遇到爆點還是要靠北一下,才比較對得起自己。這次是因為德國捧油聊天時問到一些事情,實在讓我沒辦法對台灣人這個群體感到太驕傲。
現象一:女人到底可以有幾個?
「那個,台塑的老闆是不是有三個老婆阿?那個不是違法的嗎?」
聽到這問句我當場啞口無言,話說連做官的前行政院長張俊雄都有兩個老婆哪,我是要怎麼跟正直的歪國人解釋呢?囧rz 最後我是這樣解釋的:
「中國以前是一夫多妻,而且女人不能工作,是要被養的。一個養得起兩個以上老婆的的男人,代表他有相當的身份地位。雖然到了現代觀念照說要改變了,但卻很多事業成功男人仍然有如此的想法,當然這想法也對他們有利啦。」
「那你怎麼想?O_O」
「廢話,我當然不支持。XDD 我是女生!」
於是德國人跟我分享了有一個歐洲女人重婚五次,現在被關的八卦。我在網路上查到她是個重度躁鬱症患者,跟台灣的成功人士重婚有點不同。
五次重婚的英國前模特兒
不過我同事說得也很中肯,王永慶年輕時還是日據時代,有點錢的台灣人多妻滿普遍。事實上,就算後來立法明訂重婚違法,也還是不斷有自認為是世家或是有錢人的人娶二三房的。
所以我說台灣在性別角色上真的還屬於第三世界,活在黑暗時期阿...
現象二:調情和性騷擾有啥差?
最典型的就是我在大學時常遇到的 MSN 對話:
「我要睡覺/洗澡了下次聊。」
「好啊,一起睡/洗。A_A。」
「...」
「怎麼了?生氣了嗎?開個玩笑而已啦,你沒有幽默感喔?好啦我道歉啦,你脾氣真差耶,這麼愛生氣。」
許多台灣人常常搞不清楚自己講的話非但不幽默風趣,根本就是性騷擾,不領情還是你的問題不是他的。我在玩網路遊戲的時候,時常要面對一些不入流的話,像是
「晚上來我房間吧!」
「讓我推倒吧!」
「你很想要我吧?」
他們是憑什麼覺得這樣叫搞曖昧?這分明是單方面的性騷擾,憑什麼我今天是女生就非得要讓男人口頭吃豆腐,那我為什麼不裝成一個男人?但為了避免被性騷擾就必須要假扮男人,這對女性也是不公平的。
德國人則跟我分享他聽過最糟的搭訕詞,簡直讓人瞠目結舌:
「這位帥哥,你的衣服脫掉抹上精油一定很性感!」
這種搭訕詞已經不禮貌到我很想代替台灣人向他道歉的地步!但是同時又很好笑。XD 而且我完全可以想像,被這麼搭訕的人如果發起脾氣來,對方還會覺得「你怎麼這麼不解風情,人家在稱讚你欸」,而不會覺得是自己太無禮。
為什麼台灣人可以在卑劣的調情技巧上這麼自我感覺良好?想來想去實在不知道是家教不好還是個性不好耶。
現象三:自暴自棄不等於有見識
很多台灣男生(PTT歐兔和卡取板可為代表)從根本就沒有把女人當人看過,一年搞不好沒有單獨和女生講過超過一小時的話(by某匿名友人)。這些人心目中對於女性的基礎設定,不外乎:
女人只愛錢 女人都愛錢
女人只愛房 女人都愛房
女人只愛車 女人都愛車
女人只愛帥 女人都愛帥
但是這些都是錯的!當然不可否認,有一些女性只要男人願意養她就會嫁,但是這只是生活方式的一種選擇,就跟家裡很有錢的人不用工作一樣,技術上並不是作錯事。當然台灣還是有很 cheap 的女人,只是並不像男性想像的那樣所有女人骨子裡都是賤貨。
這個心態最糟的地方是,男人心裡認為女人都是賤貨,即使嘴上不講,行為上也會表現出來。正常的女人,誰願意被當成次一等的東西來看待呢?也自然這樣看待女性的男人不可能獲得女性青睞了。
結果,男人分成兩派:
1) 搶著掙銀子/車子/房子,都掙到之後才發現根本不是有三子就有女子,
然後推得結論:女人就是愛帥,
等推到這個結論,除非整形不然基本上就是自暴自棄。
2) 一開始就放棄:「反正女人就只愛我沒有的東西」,結果是殊途同歸:
反正女人就是不喜歡我,努力也沒用。
這重男人非常容易上酒店小姐和援交妹的當,因為他們不會看人,對於女性又渴望又畏懼,所以只要一點點簡單的話術就可以對他們予取予求,最後淪為變成蘋果社會版頭條。
其實要營造個人魅力根本無須刻意努力什麼,只要對生活周遭的事物充滿好奇心,並且能夠有自己的見解,就自然可以交到很多不分性別、志同道合的朋友,而這些朋友裡也一定會有適合自己的異性。
問題是許多台灣人不屑發展個人特色,又不屑交朋友,但同時卻很渴望得到真愛,這完全是本末倒置。因為一個不交朋友的人是很難交到女朋友的。
現象四:劈腿的心理--碗外面的比較好吃?
「我一個有女友的台灣朋友跟我說,他好喜歡另一個女生啊,感到好困擾。我問他說那是不是要跟女朋友分手,他說他不會分手,因為知道不可能跟另一個女孩子在一起,但是又喜歡她。我不懂耶,台灣男生好像都會這樣交往一個喜歡另一個?」
唉,我又無言了。劈腿現象已經不分性別了,在台灣基本上就是流行。我也有遇過狀況一模一樣的女生朋友,而且至少有三個以上。
劈腿這件事情,基本是反應一個人對於自己的心理需求非常的無知,可能是因為一些現實考量而交往,但這個對象無法滿足自己的心理,於是向外發展;另外還有一些則是從不滿足,枕邊人無法滿足的部分,就把幻想投射在其他異性身上。
以前有一個聖露西亞的外賓在作MRI的時候跟我聊天,問我為什麼沒有男朋友,我說就沒有遇到覺得可以交往的對象,他一臉驚訝的說:
「但是這很自然吧?我是說,人都會有心理上的需求阿,需要一個伴侶,然後在生活中就會自然地找到那個人。」
對啦聽起來好自然喔,可是在台灣不是阿!XDrz 我一整個苦笑,只好把靠北台灣男生的那一套全部重演一次,對方才恍然大悟。說真的經過這麼多年,我已經靠到北極去了啦,不想再靠北了。
總之對於台灣的種種性別亂象,我和歪國人提的時候可是一點都不驕傲。orz 但同時會覺得很喜歡他們自然而然就覺得人都平等的態度,在台灣我們得喊破嗓子要求應有的尊重,還會被男人譏笑拿女性主義無限上綱,真是冤枉死了啦。
【玩樂】超炫白蛇傳:孫翠鳳Rules!!
我一直都是喜歡看超炫華麗舞台的人,想當年在百老匯玩耍時,歌劇魅影和RENT之中我會毫不猶豫選前者就知道了。 XD
這齣戲從前年在中正橋演我就超想看,但是那一年被傅姐留下來加班,去年在桃園演但是我不想回家,就又作罷。今年想說一定要看到!畢竟已經怨念兩年多啊。orz
這天早上本來想跟一個德國捧油一起去排隊領號碼排,想坐在下面的觀眾席被水噴。結果先是耍了個烏龍,我沒說清楚要領號碼牌,德國人也沒聽懂,把十點半聽成四點半,然後他急忙跑來要一起排隊時,我才熊熊發現號碼牌發完了...囧rz 當下就很灑脫的說:那我們去玩吧。XDD 然後就跑去永康街吃飯了。
我們走的時候還看到一大堆的人在排隊,德國人問說為什麼,我只能告訴他,這些人可能認為只要排下去,主辦單位最後就有可能生出票給他們。把恆心用在不合邏輯的事情上是台灣人的特色之一,像之前幾次不知道到底有啥作用的政黨抗爭。orz
後來我們去淡水玩了,很好玩但全部講了會離題,所以先剪片(喂),下一篇再放一些有意思的事。
總之晚上我們又回來中正紀念堂看表演。洗手間大排長龍,我排了超超超超久,排完上去找德國人才發現馬皇來國家音樂廳聽音樂會,所以某側的斜坡被關閉,人上不去也下不來。德國人跟我說警衛告訴他看台出入口全部關閉,但我還是從另一邊繞上去了,足示這些警衛狀況外的也滿多。馬皇哪天不聽偏偏這天來湊熱鬧,真是不懂欸。在好(ㄏㄠˋ)事長郝龍斌先生非常有馬皇之風的致詞結束後,節目便開始。
07年的超炫白蛇傳,修圖修很大但是好正喔!
孫翠鳳真的是台灣國寶!她一出場我就好激動。演小生的時候我已經覺得她帥到不行(是那種會呆呆在電視機前面喃喃地說「好帥...」的程度),演女蛇妖則有一種與角色本身衝突的聖性與正氣,根本就不像妖,而像仙子了。而白蛇能演到這個層次,真的會讓人不自覺對她認同、疼惜與抱不平。
這幾年我常會在心裡不自覺拿天海佑希跟她作比較,我很愛天海,但是孫翠鳳完全超越天海的層次,在我心目中是裴豔玲的水準,不只是實力派偶像,而是人形文化國寶。
裴豔玲的鬧天宮根本就是神之舞台...動作之輕盈,完全感覺不到她有用力打
前面的戲路就還算正常,明華園所謂「國際中文版」,似乎就是加上中英文字幕,我看了一些英文字幕,意外地翻得很不錯!雖然有些指涉神佛的地方感覺有點語焉不詳,但與人相關的部分都翻譯得很簡白易懂,也沒有直翻中式英文的問題。
開場變臉
西湖船上許仙害羞和白素貞主動大方的部分,真是萌到翻過來,呆書生和俊小姐的對比很活撥,現代人看也一樣有趣。明華園最近的改編劇本都有抓到超越時代的特色,我覺得很棒
蕃薯官 陳勝在演的許不了一出場,滿場的尖叫好像比孫翠鳳出場還大聲。不愧是週六午間連續劇的台柱,大家童年回憶中的好笑英雄,陳勝在一出來就嚷嚷:「掌聲不夠啦!」面對沸騰的觀眾完全老神在在。一個偉大的丑角就是要有這種不動如山的架勢阿!XD 戲裡也只有他會講現代台詞,像是:
「我聽你(許仙)這個國語就知道你不行啦。」
「快去要電話啊!」
「這幾個人得的是豬哥病啦!」
鄭雅升的小青又嬌又俏,不管是笑靨還是嬌嗔,都萌到讓人不敢相信這是兩個小孩的媽媽...雖然我覺得王爺的橋段莫名其妙,但鄭的小青的確會讓大家都想一親芳澤。這對夫婦真的很可愛。XD
不過中段講到夫妻關係的齟齬、法海尊者佈陣要害和王爺救駕,就顯得有點冗長,並且武戲和水漫金山寺性質有點重疊之嫌。但永遠的正妹鄭雅升跟蕃薯官陳勝在插科打渾的功力,非常適時地帶起觀眾的笑聲。
「小青」鄭雅升和「許不了」陳勝在,現實生活裡是一對有兩個小孩的夫妻喔
中間白素貞被逼喝雄黃酒後,她的兩個女兒出來跳舞,一個跳的是水袖蛇舞,一個跳的是拂塵鬥火龍。
我對於水袖蛇舞如泣如訴的表演最有印象,跳得絕美,看樣貌應該是大女兒陳昭婷演的。一開場就用釣魚線把外衣拉破,露出裡面的銀鱗水袖舞衣,旋轉、舞動、跳躍,悲戚的白色銀線不斷旋轉舞蹈,加上聽起來十分痛苦的歌詞:
焚身刮蛇鱗 焚身火 玄冰咒 氣翻海 血騰流
魔炎邪舞揮亂袖 妖心瘋狂
淒美的感覺讓人覺得心頭有根刺似的。不過我只在 youtube 找到孫翠鳳跳的水袖,演技比較強而且水袖舞得很圓,但陳昭婷的編舞多了現代舞的感覺,其中有一兩個鏡頭是背後扭動,應該是東方舞(俗稱肚皮舞)的舞步,像極了蛇樣,編舞十分精湛,也可以看出孫翠鳳似乎想抬轎栽培女兒接班。
妹妹跳的拂塵鬥火龍就還好,比較是一般的武戲。特色是巨大火龍、噴火舞台和間歇的鋼索特效。底下附的影片也是孫翠鳳版。
精華片段:「酒後蛇舞」+「水漫金山」+「力拒天兵」+「為子送命」
「拂塵鬥火龍」+「水淹金山」
簡單過場交代許仙被法海抓走之後,就是要水漫金山寺了!!!陳勝在罵了一段妖比人還有情有義,當場又歡聲雷動。之後團長又跑出來捧了一下好事長才開始噴水。zzz
水噴起來的時候我們都好想衝下去淋雨喔!強力的水柱在空中化作一層層的水幕,被燈光染成了螢光色,底下觀眾拿著的螢光棒就像是海中一閃一閃的浮游生物似的飄舞著。我整個失去理智跳起來尖叫,不停張望等著白素貞起飛。青白二蛇起飛的時候全場更是陷入暴動!
不過水噴完就有人開始離場了...............orz...............其實我有點擔心德國捧油站不站得住,不過他說一定要看完,我覺得很高興。XD
第一次站著把全本戲看完,說真的超累。後來我們坐上計程車,都發出舒服的嘆息聲。
雖然白蛇傳和許多中國傳統戲曲作品一樣,都有個刻板的聖母般的老婆,和一個薄情的沒用老公,但經過一番包裝之後,其實娛樂性很高!本來「白蛇傳」這個素材只是一個民間傳說,最多只有大陸連續劇的水準而已。
正也因為不是以素材取勝,這部超炫白蛇傳的魅力可說完全取決於明華園這個團隊的設計,不管是編舞、編曲、演唱、演技、舞蹈、特效、舞台設計、創意,各方面經過多年的經驗以及幾年演出的淬練,到現在已經要進軍國際了。我覺得非常驕傲!
2009年8月1日 星期六
2009年7月18日 星期六
【流水】痛苦的價值
很久沒有寫 facebook 的雪莉姊姊(上圖右)六月底開始,突然很頻繁地留言。原來是她參加了好友小孩Pablo的葬禮(上圖左)。這位小男孩年僅六歲就罹患癌症離世。
從2007年母親被診斷出失智症開始,雪莉的周遭就被死亡的陰影所籠罩,摯愛的母親、樂團時期認識的記者、好友的丈夫、朋友的小孩一一離世...
「這麼小、這麼可愛的一個生命,就這樣走了...這到底是什麼道理?或許跟本就沒有道理可言...」
昨天雪莉再次留言,講述自己接演「終結者外傳:莎拉康納戰記」中凱薩琳維佛(Catherine Weaver)一角時的心情:
「他們所遭遇的痛苦太巨大,扮演魔鬼終結者讓我感覺很強大,可以暫時從這些痛苦中逃避,但那也只是暫時的。」
雪莉曼森演出「終結者:莎拉康納戰記」的凱薩琳維佛
雪莉的留言一向至情至性,她的這幾篇留言和TSCC第二季的結尾一樣,讓我意外噴淚。
一個你所深愛的人,不管是活到六歲、四十歲,還是七十二歲,你永遠會覺得他的離世驟然又太早。得知那些親愛的人的死訊,就像我們內心有一個部分也突然死去一般,而見證著愛人的死亡,又像是心裡有株活生生的植物逐漸枯萎凋零,這是多麼可怕的事!
但這痛苦正是我們活生生地活著的證明,也就是生命本身。
世人從來就很懂得歌頌生命的光明面:愛/激情/歡樂/誘惑/名聲/刺激等等,甚至有點過度渲染。少女漫畫、言情小說、熱血卡漫等等作品都過度渲染了各種形式的「喜樂」。這些東西畢竟只佔人生大餅的一角,我們很難期待以這些娛樂為養分成長的孩子能夠理解世間疾苦,有些草莓族可能就是這樣來的吧。
雪莉的媽媽,07年診斷出失智症,08年過世
另一方面,世人卻往往不願意去面對或學習如何處理痛苦。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痛苦被認為是不應該發生、不可以碰觸的;遇到是純然的霉運,只要假裝它不存在,只要「夠堅強」,一切的痛苦最後都會被「度過」;更甚者,有些人會覺得「這些事根本不應該發生!」而完全拒絕承受。
但是事實是,這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是沒有道理的,並不是只有我們能夠掌握的事情才叫做「道理」,只有對那些我們無法掌握的事情也抱著理解的態度,才能夠坦然面對自己與他人。
我認為「道理」並不像基督徒相信一切都是「上帝的旨意」,不管看起來再怎麼狗屁倒灶,也只是我們這些凡夫俗子不懂上意。我一向不是很喜歡基督教這個部分的說法,因為這只是一種強加壓抑與忍耐的說教方式,不看現實狀況如何就自己一相情願地認為「總是有一個好的理由」。
但道理的確可能是「天理」,像是意外傷害、天災、生老病死等等,這些都不是我們所可以改變的,所以我們的確有需要去接受這些痛苦。但是,許多人因為害怕表現出自己的軟弱,而對於痛苦視而不見,以為只要一味地忍耐就叫做「堅強」,這種態度我並不認同。
「很強大」的魔鬼終結者凱薩琳維佛
沒有一個人能夠一天二十四小時,一週七天都當個魔鬼終結者,一輩子總有某些時刻必須被迫要面對真實的自己。儘管有些人可能可以僥倖逃避一輩子,不用去面對自己的弱點,但這樣的人為了逃避面對痛苦無所不用其極,會做出許多傷害自己或他人、自暴自棄的行為,心裡始終有重擔也不可能活得快樂,最終只能在虛偽的逃遁與孤獨中度過一生。
一個孩子就算穿了媽媽的高跟鞋,化了妝擺出大人的姿勢也不是大人,同樣的,一個態度逃避消極的人儘管身份證上的年齡增長,始終也無法以一個成人的態度來面對自己的生活。
雪莉童心未泯,在TSCC的簽名會上跟粉絲玩催眠
許多我在職場中見過的中年人,不分男女都有家庭關係緊張的困擾,不外乎是老公老婆出軌、孩子叛逆或是揮金如土之類的。我始終只聽到他們淡淡地抱怨,卻未曾見過他們願意為這些困擾做任何事。
其實,他們從未認為自己有機會或是責任改變任何事,只要在抱怨後聽到別人也有類似困擾,就覺得「很好嘛,反正我跟別人一樣,OK的啦。」然後繼續將生活中的一切不順心怪罪別人。他們的人生就到此為止了,沒有別的可能性。
之前我寫過一篇文章,批評今年春季日劇「我的妹妹」裡面女主角男友罹患肺癌的情節設計太過狗血。其實我只是詬病拿痛苦來作梗卻從來不好好處理的態度。只知道浸泡在痛苦裡給人看,卻沒有拿出求生意志或是尋求出路的渴望,雖說現世中很多人也以這種態度處事,但就是因為太普通才沒什麼演出來的必要。
漫博會的雪莉
說真的我也沒有覺得沈溺於痛苦的生活態度哪裡不好,如果這些事主可以意識到這是他們自己的選擇,也甘於自己的選擇,那也就罷了。但問題就在於,他們往往都覺得自己無需為自己的痛苦負責,他們認為自己是純粹的受害者,因為以受害者自居而感覺崇高:
「他都這麼過份了,我還體諒他、原諒他耶,我對他的愛難道不是很深嗎?」
「願意為他忍耐這些才是真正的愛啊,難道不是嗎?」
說真的這種態度和「縱囚論」裡的「上下交相賊」有點像。一個人一邊哀嘆著自己的痛苦,又一邊強調自己以忍耐痛苦來表達愛,也只是無法相信自己做的是對的,硬要牽拖別人告訴他「你這樣做很好/我跟你一樣」而已。
維佛這個的親子關係有點諷刺現代父母忽略孩子的態度
然而,現世人倫的痛苦許多屬於人為而非天理:男女感情不睦、親子關係緊張、阿宅沒有朋友、校園職場霸凌...父母怪孩子不懂自己用心良苦、孩子總愛怪父母食古不化、男人怪女人過度依賴、女人怪男人漠不關心...這些其實都不是不能改變的事情。
我們經常責怪他人給我們痛苦與不堪,但卻未曾想過自己在這樣的境地中,是否有自己可以做的事?不是只是繼續互相傷害,或是保持現有的傷害,而是給自己一個機會,讓自己走出這團泥淖,看著往來足跡還可以感到坦蕩。
當我看到雪莉留言中說,母親病危時她每天渾渾噩噩連事情都記不住,但現在又覺得可以繼續寫歌,我感覺到這是一個真正活著的生命,一個坦然面對自己的脆弱與痛苦,有能力改變並讓自己不斷變得更好的人。
這張難得看起來完全沒有殺氣,而且有可愛的大嬸樣...
近來幾番真性情的留言又讓我更加喜歡這個年過四十又長年失業的女歌手,並不是因為她像 MJ 一樣締造了什麼樂壇奇蹟或是遭人誤解,而是因為她生活的態度令人嚮往。就算她一輩子都沒有在音樂或演藝事業上有什麼突破,我還是仰慕她這個人,因為她具有我覺得一個人生命中最重要,絕對不能放棄的精神:
感受美好與痛苦,並且如同長青藤蔓不斷地成長延伸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