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子的男友
「其實警察沒有你想像中的危險啦,你會怕是因為不懂。」
說實在,賴智彥警員都還屍骨未寒,怎樣都覺得 C 子的男友講話沒有說服力吧。
「你要考研究所我有干涉過妳嗎?」
「難道就不能支持我一下嗎?」
「我爸媽都沒有管我了!為什麼你就一定要我照你的意思?」
2009年11月16日 星期一
2009年9月9日 星期三
【靠北】重色輕友沒有錯
好像是尹恩惠早先那個解散的女孩團,一起吹蠟燭很有友達的fu所以拿來用。
常說人都重色輕友,單身的時候跟同性捧油如膠似漆,一交了男女朋友就人間蒸發。相對也有些人會哀怨,重視另一半需要花上不少時間心力,還得被朋友嫌棄重色輕友,吃力不討好。友情和愛情放在天平的兩邊,有情人哀怨著裡外不是人,單身者抱怨友情真廉價,好像大家都是受害者耶?
但重色輕友本身可能並沒有錯,引起朋友惡感的往往是別的因素。
一個人如果和伴侶兩人過得很好,就算他從此從地球上蒸發,跑到仙女星座去生活,我多半也會覺得為他高興,根本沒有不高興的理由。那些在朋友和伴侶過得很快樂時,用「重色輕友」來抱怨的「朋友」,多半是沒有為他人高興的雅量,這種人的批評可以不用聽。
但有一種人被批評重色輕友,是因為這些人在情緒、生活上沒有自理能力,過度依賴朋友。但等到交了男女朋友,只要伴侶能夠滿足他這些心理需求,他就不再需要朋友。在這種時候,任何一個朋友心裡難免會閃過這樣的想法:
「原來我這個朋友對你來說只是安慰工具?」
儘管大部分人都會告訴自己「這很正常啦,人之常情」,但百分之百沒意見的人恐怕很少,多半內心深處都有一點疙瘩。他們不想面對的殘酷現實是,好朋友只將自己當作心靈洩慾的工具,以為肝膽相照的友情,原來不過是偽裝得很親的泛泛之交。
但這還不是最糟的喔。更糟的重色輕友是當一個人和伴侶處得不好,內心受撫慰的需求就變本加厲地轉嫁到朋友身上,簡直把朋友當作爸媽在撒嬌。朋友好言好語相勸,好不容易把他的情緒拉回一般水平之後,又馬上迫不及待地跑去找男/女人,當然可以預期會一直在「情緒變壞」→「找朋友訴苦」→「情緒變好」→「找男/女人」→「情緒變壞」→「找朋友訴苦」這樣鬼打牆的循環裡出不來。
這種人往往有把朋友的耐心當作大海的錯覺。泉水會乾涸,人的耐心也是。倘若一個人沒有自己照顧自己情緒的能力,也沒有學習的能力,朋友就只會見到他每次來都是一身傷,傷好了又馬上去跳刀山油鍋,完全沒有進步。這樣久了,就算你是妙手回春也不會想要再幫她縫合傷口,反正等等又會裂開嘛。
我自己就有不少只有在跟男人吵架到快分手才會跑來找我的「好朋友」。這些人搞不清楚人際關係的互相性,只知道別人對他好就盡量用到底,只有面對被「分手」這個條件約束的男女關係,他們才會有神經繃起來的感覺。這種自私自利又無知得讓人有點同情的人,這個才是我們說的「重色輕友」啊。
2009年8月2日 星期日
【靠北】醒醒吧阿宅
近來我已經很克制靠北台灣男生的刻薄行為了,但有時候遇到爆點還是要靠北一下,才比較對得起自己。這次是因為德國捧油聊天時問到一些事情,實在讓我沒辦法對台灣人這個群體感到太驕傲。
現象一:女人到底可以有幾個?
「那個,台塑的老闆是不是有三個老婆阿?那個不是違法的嗎?」
聽到這問句我當場啞口無言,話說連做官的前行政院長張俊雄都有兩個老婆哪,我是要怎麼跟正直的歪國人解釋呢?囧rz 最後我是這樣解釋的:
「中國以前是一夫多妻,而且女人不能工作,是要被養的。一個養得起兩個以上老婆的的男人,代表他有相當的身份地位。雖然到了現代觀念照說要改變了,但卻很多事業成功男人仍然有如此的想法,當然這想法也對他們有利啦。」
「那你怎麼想?O_O」
「廢話,我當然不支持。XDD 我是女生!」
於是德國人跟我分享了有一個歐洲女人重婚五次,現在被關的八卦。我在網路上查到她是個重度躁鬱症患者,跟台灣的成功人士重婚有點不同。
五次重婚的英國前模特兒
不過我同事說得也很中肯,王永慶年輕時還是日據時代,有點錢的台灣人多妻滿普遍。事實上,就算後來立法明訂重婚違法,也還是不斷有自認為是世家或是有錢人的人娶二三房的。
所以我說台灣在性別角色上真的還屬於第三世界,活在黑暗時期阿...
現象二:調情和性騷擾有啥差?
最典型的就是我在大學時常遇到的 MSN 對話:
「我要睡覺/洗澡了下次聊。」
「好啊,一起睡/洗。A_A。」
「...」
「怎麼了?生氣了嗎?開個玩笑而已啦,你沒有幽默感喔?好啦我道歉啦,你脾氣真差耶,這麼愛生氣。」
許多台灣人常常搞不清楚自己講的話非但不幽默風趣,根本就是性騷擾,不領情還是你的問題不是他的。我在玩網路遊戲的時候,時常要面對一些不入流的話,像是
「晚上來我房間吧!」
「讓我推倒吧!」
「你很想要我吧?」
他們是憑什麼覺得這樣叫搞曖昧?這分明是單方面的性騷擾,憑什麼我今天是女生就非得要讓男人口頭吃豆腐,那我為什麼不裝成一個男人?但為了避免被性騷擾就必須要假扮男人,這對女性也是不公平的。
德國人則跟我分享他聽過最糟的搭訕詞,簡直讓人瞠目結舌:
「這位帥哥,你的衣服脫掉抹上精油一定很性感!」
這種搭訕詞已經不禮貌到我很想代替台灣人向他道歉的地步!但是同時又很好笑。XD 而且我完全可以想像,被這麼搭訕的人如果發起脾氣來,對方還會覺得「你怎麼這麼不解風情,人家在稱讚你欸」,而不會覺得是自己太無禮。
為什麼台灣人可以在卑劣的調情技巧上這麼自我感覺良好?想來想去實在不知道是家教不好還是個性不好耶。
現象三:自暴自棄不等於有見識
很多台灣男生(PTT歐兔和卡取板可為代表)從根本就沒有把女人當人看過,一年搞不好沒有單獨和女生講過超過一小時的話(by某匿名友人)。這些人心目中對於女性的基礎設定,不外乎:
女人只愛錢 女人都愛錢
女人只愛房 女人都愛房
女人只愛車 女人都愛車
女人只愛帥 女人都愛帥
但是這些都是錯的!當然不可否認,有一些女性只要男人願意養她就會嫁,但是這只是生活方式的一種選擇,就跟家裡很有錢的人不用工作一樣,技術上並不是作錯事。當然台灣還是有很 cheap 的女人,只是並不像男性想像的那樣所有女人骨子裡都是賤貨。
這個心態最糟的地方是,男人心裡認為女人都是賤貨,即使嘴上不講,行為上也會表現出來。正常的女人,誰願意被當成次一等的東西來看待呢?也自然這樣看待女性的男人不可能獲得女性青睞了。
結果,男人分成兩派:
1) 搶著掙銀子/車子/房子,都掙到之後才發現根本不是有三子就有女子,
然後推得結論:女人就是愛帥,
等推到這個結論,除非整形不然基本上就是自暴自棄。
2) 一開始就放棄:「反正女人就只愛我沒有的東西」,結果是殊途同歸:
反正女人就是不喜歡我,努力也沒用。
這重男人非常容易上酒店小姐和援交妹的當,因為他們不會看人,對於女性又渴望又畏懼,所以只要一點點簡單的話術就可以對他們予取予求,最後淪為變成蘋果社會版頭條。
其實要營造個人魅力根本無須刻意努力什麼,只要對生活周遭的事物充滿好奇心,並且能夠有自己的見解,就自然可以交到很多不分性別、志同道合的朋友,而這些朋友裡也一定會有適合自己的異性。
問題是許多台灣人不屑發展個人特色,又不屑交朋友,但同時卻很渴望得到真愛,這完全是本末倒置。因為一個不交朋友的人是很難交到女朋友的。
現象四:劈腿的心理--碗外面的比較好吃?
「我一個有女友的台灣朋友跟我說,他好喜歡另一個女生啊,感到好困擾。我問他說那是不是要跟女朋友分手,他說他不會分手,因為知道不可能跟另一個女孩子在一起,但是又喜歡她。我不懂耶,台灣男生好像都會這樣交往一個喜歡另一個?」
唉,我又無言了。劈腿現象已經不分性別了,在台灣基本上就是流行。我也有遇過狀況一模一樣的女生朋友,而且至少有三個以上。
劈腿這件事情,基本是反應一個人對於自己的心理需求非常的無知,可能是因為一些現實考量而交往,但這個對象無法滿足自己的心理,於是向外發展;另外還有一些則是從不滿足,枕邊人無法滿足的部分,就把幻想投射在其他異性身上。
以前有一個聖露西亞的外賓在作MRI的時候跟我聊天,問我為什麼沒有男朋友,我說就沒有遇到覺得可以交往的對象,他一臉驚訝的說:
「但是這很自然吧?我是說,人都會有心理上的需求阿,需要一個伴侶,然後在生活中就會自然地找到那個人。」
對啦聽起來好自然喔,可是在台灣不是阿!XDrz 我一整個苦笑,只好把靠北台灣男生的那一套全部重演一次,對方才恍然大悟。說真的經過這麼多年,我已經靠到北極去了啦,不想再靠北了。
總之對於台灣的種種性別亂象,我和歪國人提的時候可是一點都不驕傲。orz 但同時會覺得很喜歡他們自然而然就覺得人都平等的態度,在台灣我們得喊破嗓子要求應有的尊重,還會被男人譏笑拿女性主義無限上綱,真是冤枉死了啦。
2009年8月1日 星期六
2009年6月10日 星期三
【瞎話】我們合不來
說真的快意通能開第三篇還真是始料未及...但是真的有此必要啦...神父當久工作壓力也是很大的,不爆料自婊抒壓一下,遲早又得憂鬱症。
(某魚:你這個無神論者的假神父!)
今天的題目是「我們合不來」。以前常聽人家說「我們合不來所以分手了」,或是「我想我們合不來吧」,長大後幹了一陣子神父才發現...事情不單純(眉頭一皺)。
當然,這麼說的人多半是分手,而且大部分是男的。常見應用情境大概像這樣:
「我們分手了...」
「咦咦?為什麼?之前不是很好嗎?」
「個性合不來吧。」
這麼講的人往往邏輯也不太好,既然合不來一開始是如何開始交往的?居然都沒有人去想到這一個根本的邏輯矛盾。而且如果我雞婆想要再多瞭解一下狀況,對方就會阪起一張臉說:
「我不想多講啦,我已經放下了。」儼然是「神父有耳無嘴」的態度。
所以不是我要說,台灣人語言能力普遍不好,所謂的「個性不合」理論上不會是交往以後才發現的事情,而所謂的「放下」也不是拒絕去彈就叫放下。如果連中文都沒辦法學會正確的定義和用法,又怎麼可能學好外語啦(多年家教有感 XD)...
「我想放棄她了。」
「咦咦?」
他們多半很認真地覺得對方就不是
自己不應該得到這樣的待遇,喜歡標榜自己「不是隨便的男生」、「一向都很專情」、「對感情很認真」云云,然後像是串通好還是課本有教一樣,他們都喜歡「樸實」、「認真」的女孩子。
我發現台灣男生的中文程度普遍不好,他們學會很多字彙但卻學錯用法和定義。比如說,通常標榜自己對感情很認真的男人,都超任性而且無視於別人的感受,卻誤以為自己堅持己見到惹惱別人叫很認真...
女生在拒絕男性的時候通常喜歡給軟釘子,因為不想把場面搞得太難看,可是以認真派掌門人自居的男人卻往往因為語文能力不好而弄錯。女人喜歡把針對性的詞拿掉,像是「我死也不會跟你交往」會改成「我想都沒想過要和男生交往」,或是「跟你交往簡直是無法想像的災難」講成「我覺得交男友好麻煩唷」。
已經不止一次,超認真派的男生跑來找我哭哭轉述一堆話,講得一副女生莫名其妙,明明對他有好感卻不願意交往,簡直就像哪裡壞掉了一樣。「她是認真的嗎?還是只是跟我玩玩?」「我想她還在考慮吧,我應該在觀察名單上。」「要怎麼樣才能讓她願意跟我交往?」
等一下,為什麼我覺得這個方向根本就錯了...?這些人到底是憑什麼很有信心,覺得女人對他們有好感啊?很多時候女人噓寒問暖、或是作一些貼心的小動作,只是 trying to be nice 想當個好人。她們的心態就跟古裝劇裡會在衙門門口發送稀飯的貴婦一樣,老百姓總不會領了稀飯就以為貴婦暗戀自己吧。
這種男人也很可憐,連跟人建立人際關係都要用電玩的攻略模式來推衍。他們沒有能力承受別人不青睞自己,反應的就是他們無法意識到自己只是滄海一粟。在他們內心的選單裡,只有把自己想像成世界的中心這個選項。
而且一個決定性的悲劇因素是,他們從來不去想:「為什麼她不喜歡我?」
他們會講,會喝得醉醺醺地在路邊吐完之後臭氣沖天還掛著兩行淚,哭哭啼啼地喊;他們會在健身房灑了一堆汗和腦內啡,汗水和淚水擦在一起一邊講。他們會用各式各樣的活動來表達攻略失敗的悲傷,但是他們絕對不會去想。最值得鼓勵的野心也只有「是我哪裡不夠好,讓她不喜歡嗎?」虛心是好事,但也要弄對方向才有意義。
然後最後我們就會聽到一個萬古金句:「好吧,反正我們合不來。」
許多人告訴我「我沒辦法去想她拒絕我或是不跟我在一起這件事,總覺得這麼想了就會變成真的。」問題是...女人拒絕你本來就是真的,你想得再大力也不會起死回生啦。
對於這些自討苦吃的超認真男,他們第一個應該要做的是在自己的電腦螢幕周遭寫滿兩個斗大的字:
No Offense
女人不喜歡你
In the first place,女生委婉地說了沒有考慮過就是「不」的意思,而且她們多半在事發前後就開始躲躲閃閃,每次有約就會臨時有事,不然就是電話不接、寫信不回、要約沒時間,OS是「我以為我表達得很清楚了耶?」
但超認真男往往搞不清楚狀況,都已經 Game over 了,還以為自己缺一個隱藏要素就可以攻略成功。這種自戀式的一相情願,就連我這種自認為舌燦蓮花金雞巴的人,有時也不得不舉白旗投降。不管你表達能力再怎麼好、再怎麼努力,對方不是跟你講同一種語言的時候(甚至不是同源語言),就是再努力也沒有用。
然後最後用「我就是真的放下了」或是「那我們不合吧」
「我知道要怎麼作了,我就作自己就好了。」
「如果她真的覺得結婚很麻煩,那我想我們不合吧。」
自戀自大
豪洨斯醫生說的果然沒錯:「人總是在撒謊。(People always lie)」明知自己在撒謊而撒謊就算了,可怕的是那些真的相信自己撒的謊的人。
有時候女生已經覺得自己
紅娘變鶯鶯
故友好人何先生追同一個女生追了七八年有。
說真的,你們完全就只是活該而已。
另一故友曾說過數一數二中肯的話:
「那種只喜歡某個類型的女人的男人,必然有他自己的問題存在。」
「我瞭解妳,妳是外表開放內心保守的那一款。」交往過的男人裡就有三個講過一模一樣的話,讓我很懷疑他們是不是有傳閱過什麼「米羅攻略手冊」。如果有的話,不管那本書在誰手上請把它撕了,因為沒有用...
有時聽人告解內心的苦痛到一個程度,原本希望可以幫上忙的那種善良氣息會慢慢被抽乾。鬼打牆在所難免,因為人遇到傷痛的時候腦袋本來就會有點短路。但會讓我忍不住把聖袍脫下來丟掉,露出裡面金靠北的一面,通常是太執迷不悟和一相情願。
好人卡文化的興起就跟宅一樣,已經從一種單一口味的新興零食,變成7-11就可以買得到有10種口味的軟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義、不同的用途。可是我覺得這個詞應該是男生發明出來的,用「發卡」來形容自己沒有被當一回事,似乎有在暗示女性對男性的態度是「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湮滅」。
老實說,我感到
2009年5月19日 星期二
【快意】技術性不劈腿
恭喜老爺賀喜夫人,快意通男女終於開了第二篇~XD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技術性不劈腿。
對,你沒看錯,是不劈腿而不是劈腿。技術也劈腿的行為沒有什麼好討論的,就是劈腿而已,不是馬桶或是什麼別的東西。
最近常常聽到一種分手後的抱怨:
才分手一個星期他就交了新男/女友,感覺好像被劈腿!他怎麼可以這樣對待我!
在面對劈腿時,很多人容易第一時間掉入的陷阱就是「他怎麼可以...?」的問句。承認/接受/面對/放下這個四步驟雖然很俗爛,但是老生常談常常蘊含一部份真理。「他怎麼可以」的問法其實根本就不是在問問題,而是在控訴,自然也不可能承認或是接受任何事。
「他怎麼可以這樣?」這個句子應該要翻譯成「他不應該這麼做!」但是問題是這裡面存在一個很大的謬誤:他已經這麼做了啊。我們也知道阿扁當總統不應該貪污、成龍不應該背著林鳳嬌到處播種、陳冠希不應該把女友們的照片賣掉抵債....但是他們都做了。
我們受不了的事情,如果離我們很遙遠的時候(如阿扁貪污),我們頂多是聊聊然後嘆口氣。但是如果是我們相信或是深愛的人做的,我們就很意外,好像自己所愛的人不應該有如此的瑕疵。可是我們愛的人就和任何一個人一樣,往往也是不完美的。
事實上,親近的人互相傷害是每天都在上演的戲碼,看社會新聞就知道。會問「你怎麼可以」的人,要不是沒看過社會新聞,就是搞不清楚「社會新聞」的定義,誤以為這些殘暴離自己很遙遠。開玩笑,很遙遠的我們叫他國際新聞好嗎?
社會新聞的殘暴精神其實就活在我們身邊啦,有沒有變成新聞的關鍵,只在於有沒有見血而已。出了人命、見了血,總是可以叫警察和救護車,丟給法院判刑多麼地簡單。沒有見血的殘暴反而抓不到,講也講不出口,簡直像啞巴吞黃蓮。
所以與其在那邊無語問蒼天,不如先停止控訴,想想到底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還比較容易有答案啦。
楊紫瓊姊姊年輕的時候也滿奔放的嘛...(羞)
到底為什麼會發生技術性不劈腿?
在開始這個討論之前,我們可以先剔除那些天生的花蝴蝶和浪子,他們的劈腿攏係金ㄟ,沒有技術上不劈腿的問題。
我想針對的,是那些交往前或是剛開始交往時,會信誓旦旦說自己「對感情很認真」、「很專情」、「很成熟」的人。其實我並不相信這兩個說法,並不是說世界上沒有對感情認真和專情的人,而是會這樣講自己的人多半太看得起自己。
事實上,號稱專情的人多半最自私,號稱認真的人往往最挑剔,號稱成熟的人通常毫無判斷力。其實也不能怪他們說謊,他們無心欺瞞而問題也不是誠信不足,而在於天真無知的他們自以為具有這些特質。技術上來說,他們也的確有在形式上達成:
號稱專情的人在分手之後馬上另結新歡:
「我們已經分手了,我交新女友與你無關。」
號稱認真的人要求伴侶超多超高的標準:
「如果你對我的感情是認真的,就應該願意滿足我。」
號稱成熟的人要求伴侶以成熟對待自己:
「你如果夠成熟的話就不應該對我不滿。」
他們在技術上都沒有違背他們的招牌,但是總有一種讓人不爽的感覺。這是因為他們活在自己建構的理想愛情裡,用自己訂的標準來衡量自己當然是一百分,就像考試考出來的題目都先寫過一樣。就作弊嘛!
這種無意識以滿分自居的人其實很危險,因為他們太相信自己做得很好了,從來不覺得自己會傷害或虧欠別人,甚至也因此沒有成長空間。更糟的是,他們還會用自己出的考題來要求伴侶,沒有考到一百分就不及格。所以要能夠和這種人白頭偕老,除非你有堅強的被虐屬性,得了沒有人磨折你會死的病,不然不太可能。
其實技術性不劈腿說穿了,不過是種掩耳盜鈴的行為。以認真專情自居的人,通常不會分手完就馬上對路人一見鍾情,他們無法忍受自己這麼隨便。其實他們新戀情的導線,早在在前一段感情還沒結束之前,就悄悄開始悶燒了。
技術性不劈腿的問題並不在於有人變心快,翻臉像翻書,而是在於他們遲遲不去面對已經注定要枯萎的戀情,一直拖到新戀情真的要燒起來了才草草分手。所以分手完馬上翻臉,一點不留情,迫不及待地去享受新戀情是也。
也許有人會問:一個認真負責成熟的人,不是應該把一段感情處理好再去考慮下一段嗎?
這種層次聽起來是合理,好像也不很難,但需要有史懷哲或是德蕾莎修女的人道精神才做得到。對感情負責就像是0號的衣服一樣,掛在櫥窗裡好看用,其實大部分人都達不到這個標準。
所以,因為「技術性不劈腿」的劈腿感不蘇湖而傷心哭泣的同胞們有福了,在此我們宣判你們真的被劈腿了。但是這樣說會有誰比較高興嗎?
事實上,早在「技術性不劈腿」式分手之前很久,這兩人的感情就已經日漸消逝。分手時機的技術瑕疵,並不能夠用來掩蓋感情已經消逝的事實。技術性不劈腿的嫌疑犯只是沒有勇氣、擔當與智慧在該分手的時候分手,但他們在交往末期的冷淡已經說明了一切。
戀愛關係中,當其中一方對另一方的感情已經消逝,還存留感情的那一方就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罷了。倘若還有感情的那方想要維護或是改善感情,他們的過期企圖心也只會引對方反感。一個人會對於曾經自以為珍愛的對象心灰意冷,總是有很多原因。很多時候我們歸咎於先變心的人「膩了」,但那其實是太過粗糙的說法,兩人在日積月累的摩擦失去對彼此的信任與期待,恐怕才是比較貼切的敘述。
說不出口或是不願面對分手的結局,固然是劈腿嫌疑犯的作法不夠好,但感情的消逝只是許多不滿累積與信任流失的結局,不是用來控訴他人道德瑕疵的藉口。
至於感情會什麼會消逝、會流失?有很多很多理由,但不會只是其中一方的問題。
2009年5月11日 星期一
【靠北】謙卑的愛
很多時候,人們不知道愛人為何背棄自己,一味責怪他人用情不專,殊不知自己傲慢的作為,才是讓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主因啊。
姿態擺高而渾然不覺,似乎是很多人共同的特質。傲慢的人只能和脆弱不安的人組合,而當其中一方不再傲慢或不安,兩人就注定要分開了。
謙卑的愛,看似老生常談,但真正的謙卑卻遠比我們能夠想像的要困難。謙卑並不是一切都服從他人,一切都渴望討對方歡心,而是知道自己的不足,不作超過對方願意承擔的期待與要求。
愛不是要求他人滿足自己,而是樂意讓對方快樂,也從對方身上得到幸福。權力遊戲再怎麼玩,都只是遊戲,遊戲會完局,而感情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