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9日 星期日

巫師學校國際版S2E3(二)

傍晚的 Moszna castle,晚上也非常美!有超漂亮的星空

Moszna 城堡本身就是一個三星級的旅館,現在的正門前是有停車格的,因為會破壞中古氣氛,所以正門和其他現代化的東西都被蓋起來,遊戲時只使用面對噴水池(如照片)的後門。但地下室和停車場被劃作 off game area,也就是在這個區域裡可以不受角色扮演的限制,能抽煙、使用手機,以及談論和遊戲無關的事項。

大家領了東西安頓好之後,遊戲公司給我們一點時間到處晃晃看看,現場也擺了攤位賣各種裝備、小東西。工作人員之一有一個是專業的皮匠,做了很多小包、腰帶、護腕等等有趣的小東西。我在東看西看的時候,突然被一個工作人員逮下,啊,原來就是角色紙上的綁匪啊。


綁匪先生,角色是個煉金老師,本人非常的和善,角色有點...痞?
但可能因為我太脫線了,他在遊戲裡常常對我兩手一攤,說我是個肖仔。
照片來源:Witcher School

在前庭集合後,遊戲公司的總召先跟大家簡單說明遊戲流程,大部分都是我第一篇說明過的簡略內容...除了所謂的性愛卡片以外。簡單說,就是他們想出用卡片作為證明的方式,把真人遊戲設定成很像巫師或是某些歐美 RPG (如 Bioware 出品系列)那般人人可攻略,想要攻略一個角色,就需要用能夠打動他的方式,邀請他到一個比較隱密的地方,再給予暗示,即可收到卡片。總召也特別強調,因為性愛卡上的照片可能有一點裸露成分,還請大家千萬不要把拿到的卡片拿出來給別人看。

因為一般這個細節都是口耳相傳為多,不太有人公開在網路上說,所以我也是到現場才知道有這件事,覺得有點驚訝但也很有趣,後來做了嘗試,但是差一點點而失敗了...Q_Q

統一說明會完成之後,便由幾個工作人員帶開,做更細節的說明。其實內容大致有一點重複了,但可以看出來他們對於遊戲的認真和謹慎,不想因為理所當然認為大家都很清楚狀況而輕忽。

之後,在晚上八點正式開始遊戲。

遊戲開始前,綁匪老師就把我拉到水池邊,說我們要從這裡開始。這時我看到很多人都往外圍移動。原來回歸的玩家大部分都有自己的故事線,有些是跟著狼學校的團一起來訪(Moszna 城堡是設定成貓學校),有些人是犯了罪被抓,也有一些新來的玩家是有設定性的入場,像是我的角色,就是一個被心控帶來城堡的無關人士。

遊戲開始之後,各路人馬各自扮演著自己的角色往前庭移動,所有的工作人員突然就入戲,變得很猙獰(XD),講話的調調大概就是當過兵的人都很熟悉的口吻,帶著輕蔑、施虐和權威感。基本上我的角色因為是莫名其妙來的,所以就一直狀況外東張西望的,而現場有女生就直接哭出來了,根本練家子的演技!想來角色肯定也是被強迫來的吧。

大導師結束了一場有點冗長的精神喊話之後,簡單地介紹幾個導師(天啊我一個名字都沒記住...<(>口<)> 覺得崩潰),就放我們去吃飯。吃飯時的氣氛感覺微妙,有人在哭,有人臭著臉吃飯,有些老玩家坐在一起笑鬧。我想說我的角色應該要覺得很不開心,又忍不住東張西望,然後聽到行前趴的前輩在聊天,就湊過去聽。原來是泰莫利亞的藍衣鐵衛在徵求新兵,所有人都歡迎加入!我想說,太好了,馬上找到可以快速破關的捷徑!但是才第一個晚上耶,那麼早脫身好嗎?感覺有點沒玩到。沒想到就是這種沒玩到很可惜的心態,後來一直在我沒意識到的狀況下破壞我的角色發展。

晚飯後小隊各自帶開,我們這場因為有一百多個玩家,大致分成近十組,我們這組的代表色是紅色(其實有點妙,因為有一半都是俄國人)。導師 Issa 是一位非常漂亮的黑髮熟女,是出身狼學校的巫師,東歐口音配上有點跋扈的霸氣感,真的是超萌的!!(偷偷內心開小花)


美艷的熟女導師 Issa
照片來源:Witcher School

導師先是把我們冷嘲熱諷一頓,說我們很弱,大部分都撐不下來不拉不拉的,我內心,忍不住偷翻了個白眼...這時我才發現,我是很喜歡巫師世界,但是討厭學校跟軍隊啊啊...現在想來,雖然我的人生一路都是扮演模範生的角色,但真的就只是扮演而已,我本人根本是個肖仔啊。如果是為了讓自己快樂的扮演,我才不想扮演一個服從的角色勒!這是我的第二個失誤(第一個失誤是太過貪玩),在我發現遊戲的進展跟自己的期待有所不同的時候,我不知道其實是可以跟工作人員討論該怎麼調整的,而這件事,我一直到遊戲結束才知道,有點可惜。

進行基本的站位訓練和一些小活動之後,導師就放我們去休息,然後就輪到綁匪老師把我拉走了...我的角色紙上寫著,我可以去找出自己被綁架的原因,我還在想是不是要找時間去堵煉金老師逼問他,結果老師就自己跟我說,他本來以為我在調的藥水很危險才把我抓來調查,現在覺得他搞錯了,我可以走了(我:WTF???你說你是煉金大師,認真的嗎?)。再一次,我又被花錢就要玩夠本的觀念所困,說服自己留下來看看會發生什麼事。


先別管什麼角色扮演了,來打場昆特牌吧
照片來源:Witcher School

當天稍晚,我們在裝飾成酒館的餐廳裡面吃喝聊天時,突然有人冒出來說森林裡有怪物,要徵求志願者去幫忙打怪。劇情的細節我就不多說,免得有人未來要去玩其他季的第三集卻被我的文劇透就不好了。總之這是個固定套路,每天晚上都會有所謂的試煉,就是在森林裡打各式各樣的怪。雖然這些怪都是真人所扮演,但聲光效果相當不錯,也不少玩家覺得身上掛彩很酷而故意在戰鬥中受傷,事後可以到化妝房去請專家幫忙畫上很酷的傷疤。我平常玩法系的,不喜歡把自己弄髒,所以到最後都沒有選擇掛彩。


想要超酷的傷疤嗎?讓怪親一下就有了。
照片來源:Witcher School

接下來的兩天白天就都是滿滿的課程,包含中古長劍、射箭、法印、符文、煉金、野外求生和怪獸知識等等,課程以外的時間,導師也會不定時的召喚我們訓個話。其中法印、煉金和符文自然是假的:法印會以機關的方式,讓你覺得施行的法印真的有效果,指導老師會強調語調平穩對於法印效果的重要性;煉金就是把遊戲裡的草藥名稱代換現實的草藥,主要就是讓你煮出顏色正確的藥水就對了;而符文,我就真的搞不懂了...因為我蹺課啦(巫師學校蹺課成就達成)。


全班一起伊格尼可以得到一隻火鳥(大誤),這是引爆事先埋好的炸藥的效果
照片來源:Witcher School







巫師學校國際版S2E3(一)

這次活動最後的大合照
照片來源:Witcher School

首先先稍微解釋一下巫師學校是什麼東西。不是哈利波特那種巫師(雖然波蘭人完全有在辦類似的東西!College of Wizardry),而是基於巫師遊戲/獵魔士小說的世界觀進行的 LARP Live Action Role Playing,大型真人角色扮演),為了有比較多的發揮空間,時間設定在小說的兩百年前,所以傑洛特還沒出生。每次活動期間四天三夜,主辦單位會租借一個城堡,在這四天當中,所有的參加者需要當作自己就是一個巫師學校的學生(或者舊生通常已經是巫師),而工作人員會扮演 NPC,就像是 RPG 電玩一樣會給予任務、劇情線索,甚至跟玩家故意起衝突,製造戲劇感。除了每個玩家都能得到自己的角色設定、任務和劇情發展以外,第二次以後的遊戲還能夠延續自己的角色劇情,參與角色發展的設計。活動有分成波蘭版(說波蘭文)和國際版(說英文)兩種,而且分成很多季,像是迷你影集一般,每季有六集。這次我參加的是國際版第二季的第三集。

這次巫師學校的遊記,從人還在波蘭就開始被敲碗,到現在回來一個月才開始提筆。不是我要拖,實在是發生了太多事情,真的一時間不知從何下筆。而且臉書一股腦地被新加的同學與社團 PO 文給淹沒,我才發現大家都會用翻譯蒟蒻看我的中文發文,覺得滿害羞的,想想還是寫在這裡吧。

事情的開始,是來自於去年我的前室友找我去玩一場日據時代背景的 LARP 開始。本來我就有在巫師遊戲的粉絲網上看過巫師學校的宣傳,覺得很酷但跟我好像沒什麼關係,直到參加了那場所有人都碎念不已的詭異 LARP...冗長的角色設定(十七頁)、像是大地遊戲和密室遊戲的詭異混合、動不動就打破遊戲解說一些誰會知道的規則、完全沒有布景、只有一些超陽春的道具...總之,活動後大家最熱烈的討論就是各種的吐槽,而我因為有點中暑加上後面還有事,連結局都忍不到就逃走了。 x_x

那次之後我就覺得,啊哼,我知道 LARP 這東西絕不僅止與此的,國外有辦得很好的啊!讓我來嘗試一個真正的 LARP,像是...手機一滑開,就看到了巫師學校。然後我其實什麼資訊也沒有看清楚,只有把官網找出來,就擅自決定,好,2018 我要去喔!然後就開始到處跟人家說,嘿我要去波蘭惹。這種中二的行為有一部份是因為,我知道自己對於選擇性行動的執行力很低,等到全世界都知道我要去波蘭,我就會騎虎難下而自己真的行動...我是一個非常瞭解自己的 M 嘛。

然後到處吹噓的過程裡,其實我完全沒有在關注巫師學校官網...直到去年12月在臉書看到他們不知道第幾次的重貼宣傳,才驚覺下一場國際場就是三月了,只剩兩個多月可以規劃所有的東西!orz 平時都沒做功課的我,這時突然自己給自己壓力山大,買巫師學校的票、查機票、住宿、歐洲免簽相關規定、旅遊保險、國際漫遊等等,總是三分鐘熱度的我,又是趁著一股衝勁把基本的東西弄好,就又躺著一直到快要出門。因為卡到過年,還一直在偷偷焦慮買的裝備沒有到,特別台灣超難買到像樣的斗篷,查了好久只買到一件紅色的無心法師 cosplay 用的(後來在會場毀譽參半,有人很欣賞有人嫌棄)...後來才知道 Etsy 一大堆現成的,過年完也該送到了...orz

後來主辦單位送了線上報名表來,又開了活動專屬的臉書社團讓大家自我介紹,還很好心告訴我週三有個行前趴,有興趣可以提前到 Wroclaw。我興奮到每天在刷自我介紹討論串...唉呀大家都好年輕又好酷的感覺,我根本是個大媽,還好還穿著一張顯年輕的亞洲臉皮看不出來。

活動前一週,主辦單位寄給每個人角色設定和 NPC 清單,比起上次的 17 頁,這次竟然只有 2 頁!但有趣度高很多。首先,因為主辦單位有說,想帶自己的道具或裝備的話,需要先跟他們確認不會破壞氣氛,我就寫信問說因為我有在用精油,想帶一些可愛的瓶子去,他們就說乾脆把我設定為草藥師好了。結果送來的角色設定是...一個莫名其妙被心控綁架到城堡的草藥師?(而且遊戲進行到後面還出現了超展開。orz)而長達 30 頁的 NPC 的清單,對於一個記名字苦手的人來說...翻一次就放棄了,後來我才知道記住大家的名字有多麼重要!但為時已晚了。 XD

出國前一週例行性開始又覺得焦慮煩躁,一直在焦慮自己會不會很狀況外,裝備會不會不及格啊之類的,一直到掛了行李開始等飛機人才整個放鬆。本來的計畫是到了 Wroclaw 就搭機場公車到市中心,唯一的焦慮點是我不知道哪邊才算是市中心,就打算開著估狗地圖標記我的旅社,總不會錯過太多吧。沒想到,從法蘭克福往 Wroclaw 的班機就遇到巫師學校同學坐我隔壁!是個長個超像精靈的銀髮德州小女生。她很自然地說:「我座位在妳旁邊。」我則是半驚恐半狂喜,像是個變態粉絲地回她:「什麼!我旁邊?」「對啊,那我座位。」她坐下以後我才跟他說我也要去巫師學校,然後就巴著兩個美國人搭 uber 去市區。


長得超像精靈的同學...人物設定就是半精靈
照片來源:Witcher School

當天晚上的趴替其實有點緊張,除了一個事先有聊過天的荷蘭妹妹以外,全部都不認識,大概能記得他們是從哪裡來的,但完全記不住名字(我記名字真的很弱...),不過聽到一些之前發生的事情,算是很好的前情提要。現在回想起來,其實我不太有能跟大量的陌生人輪流講一點話就轉台的能力,當天會覺得有點無所適從好像也滿正常的。後來看到有同學在遊戲裡發揮這種社交能力,就覺得很羨慕。><


活動場地:波蘭的 Moszna Castle

第二天早上又是跟人家 uber 共乘到機場搭交通車,在交通車上認識了一個英國護士,小護士表示她氣喘有點發作是否能幫她推一下,就幫她處理了(出國執行芳療成就達成)。舉行活動的城堡在超級偏僻的鄉下,交通車開了一個半小時才到,到了之後我們就去領裝備,有中古風格的棉襖背心、寬鬆長褲、用來標示編號的皮腕帶,以及一個水壺,還有兩張實體的角色紙。


標準的裝備大概長得會是這樣,由主辦單位免費租借給玩家,也可攜帶自己的裝備,但要先經過主辦單位審查一下,確定不會破壞遊戲的中古氛圍。
照片來源:Witcher School

(待續)







2017年1月9日 星期一

2016 冬季時間線相關科幻影集撞梗現象

這一季突然搞科幻劇的大家都卯起來玩時間線,發生不少撞梗的現象,還滿促咪的。在這裡稍為列一下撞到的梗做個記錄:

(本篇有劇透,請慎入)
(插圖後補)


撞梗之一:回到過去試圖改善/保護未來

  • Travelers 時間旅行者
  • 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 高堡奇人(我還沒看完,之後再補)
  • Timeless 時間無盡
  • Frequency 黑洞頻率(一半,主角沒有實際穿越回去)


這個撞梗很難免,幾乎只要講到時間線就一定會講到改變過去。

時間旅行者是世界幾乎毀滅的未來裡,人類研發了一台量子電腦叫做「局長」,這台電腦會決定要送哪些人回到什麼時間點,進行影響過去的任務,目的在於拯救人類幾乎全滅的未來。到這裡都還算是普通,什麼穿越時間線 (Continuum)啊、魔鬼終結者啊,拯救過去這種事情大家早就幹過千百次了。但時間旅行者帶出了一個我非常矚目的梗:在不斷的有時間旅行者到達現代的同時,送出旅行者的未來慢慢被改變。甚至,主角一行人改變了一整個避難所的未來,而這個避難所反而成為日後反抗軍的主要根據地。

未來分岔這件事,莎拉康納戰記其實十年前就用過。德瑞克的隊友穿越過來時,找到日後會刑求德瑞克的叛徒,想要預先殺死他來避免德瑞克悲慘的未來,但比較早穿越的德瑞克本人並不記得有發生過這件事。我當時也很注意這個梗的發展,但很可惜用了一集就沒有後續了,該劇也在第二季被腰斬。現在沒多少人記得琳娜海蒂曾演過莎拉康納,只記得他是冰與火的瑟曦皇后了。

時間無盡裡則是政府為了應對反派想要抹殺一個秘密結社的計畫,不斷派主角一行三人去反派到達的時間點,破壞他們的行動,旨在保護已知的歷史。但事實上,他們的行動難免留下一些痕跡,每次都會些微地改變歷史細節,但主旨是保護大方向。這點跟西班牙劇「時間管理局」宗旨是很像的。

黑洞頻率格局則較小一點,不是什麼國家級世界級的歷史,一開始是拯救主角在臥底時死亡的父親,但後來又必須拯救因為蝴蝶效應而被連續殺人犯殺害的母親,而透過調查南丁格爾殺手,又牽扯出不少涉案對象,直接或間接地改變了他們的現在。相比起前面幾劇比較大但僵化的格局,總是在扯國仇家恨還有要如何對待歷史,其實黑洞可以花更多心思去描繪主角如何受到她每一次改變的過去影響,特別是性格和待人方面,甚至可以發揮到像黑色孤兒一樣有好幾個版本的主角,但其實實際上沒什麼這方面的發展,有點可惜。


撞梗之二:因為改變了過去導致主角失去現代生活裡重要的人

  • Timeless 時間無盡
  • Frequency 黑洞頻率


時間無盡女主角 Lucy 因為出任務時意外救到興登堡事件裡本該死亡的路人,導致自己原本時間線的父母沒有結婚(父親和路人的後人結婚),她的妹妹也因此消失。但她發現自己還存在,也就表示原本時間線裡的父親並不是她的親生父親,這個資訊揭露的方式我滿欣賞的。但是後面揭露了 Lucy 的身世,則顯得有點陳腔濫調。

相比之下,黑洞頻率女主角因為和母親一同去探視被救活的父親,導致母親被南丁格爾殺手盯上殺害。而原本時間線上母親日後會介紹給她的男友,也變成陌生人。雖然巧妙性略輸給時間無盡,但也還算不錯的設定。只是後面一直刻意鋪陳原男友雖然不認識女主角,見過面之後卻滿腦子想著她,這種命定靈魂伴侶的設定,缺乏足夠的鋪陳感覺太刻意了,我不是那麼喜歡。


撞梗之三:主角本身就是大反派或反派勢力的源頭
  • Timeless 時間無盡
  • 12 Monkeys 十二猴子

這個梗算是星際大戰老爸梗的逆轉吧...

時間無盡裡一開始反派就說了,主角 Lucy 日後會寫一本記事本,裡面詳載要去什麼時代、地點,做什麼破壞歷史的行動,就能夠達成反派要的目的:消滅殺死他家人的秘密結社。這情況應該跟 Lucy 的身世有關係。我只能說雙面女間諜引領潮流啊,二十年前就做女主角身世複雜這種設定,日後的查克啊、諜海黑名單啊,相同設定看起來都超有既視感的。

比起來,十二猴子比較機車一點...瞞了超久,滴水不漏,然後最後突然說女主角懷的孩子是見證人,蝦毀。看完猴子 S2 finale,我比看完冰與火的紅婚還生氣(也是因為紅婚看過小說就是)。

舒伯特琶音琴與鋼琴奏鳴曲 D. 821


Arpeggione 是一種大提琴跟吉他的混血樂器,演奏的方式跟大提琴一樣,但琴有六根弦,而非一般擦弦樂器的四根。舒伯特這個作品現在多半改用大提琴或是中提琴來演奏。


我一直對附點展開的主題和慢版舞曲節奏的旋律很有愛,這個作品兩個要素都有包含,結果就是在我耳中蟲了一個多禮拜,聽了各種版本。orz 




2016年7月15日 星期五

阿部美幸 Super Lovers 與白牙




阿部美幸的 BL 漫畫 Super Lovers 裡面經常提到傑克倫敦的小說「白牙」,說到小時候住在加拿大的零,把晴送給他的英文版白牙讀了又讀,讀到書都爛爛的。當時我想,這麼密集地提起這本書,想必是和零的性格塑造很有關係。畢竟跟著學者春子住的零,一定不乏能夠讀的書,能把一本書讀了又讀,除了思念送書給自己的哥哥以外,無法融入周遭的零,對於白牙非狗也非狼的處境,也很可能有強烈的認同。

雖然小時候看過「白牙」和「野性的呼喚」,但因為當時看的都是兒童版,而且年代太久根本忘光,所以本著對白牙和零之間的關連的好奇,就用有聲書重讀了一次。結果...我懷疑阿部美幸根本沒讀過,或是也忘光光且沒回去認真讀白牙啊...

首先,不曉得是不是翻譯的問題(我日文不是很好,通常都不會看生肉),白牙是 1/4 狗血統的狼,這點在漫畫裡就被寫顛倒了。



再來,白牙從虐待他的第二任主人「帥小子史密斯」手中被第三任主人史考特救出來,和零從育幼院被春子帶出來又遇到晴的經歷,有異曲同工之妙,是很值得發揮的對照點,能為情感的刻畫添增深度。白牙在成長的過程中,從生活經驗中學到把餵食和懲處他的人類視為神,並且敬畏他們。從印地安人的第一個主人「灰獺」轉手到性格邪惡扭曲的「帥小子史密斯」手上後,白牙經歷了長期無道的虐待,因此對身為「神」的人類充滿恐懼感。

但史考特收養他之後,給予白牙無止盡的耐心與愛。即使被恐懼的白牙咬傷,即使馴狗師搖頭說只能給這孩子死個痛快才是解脫,他還是心平氣和,耐心溫和地不斷跟白牙說話,撫摸他。對長期受虐的白牙來說,撫摸剛開始是很可怕的,因為他沒有體驗過疼愛的撫摸,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突然挨揍。

但漸漸地,他發現這個新的「神」並不會對他施行暴力,也慢慢愛上被輕拍撫摸的感覺(雖然他從來沒有學會像狗一樣發出愉悅的叫聲)史考特把白牙的繩索鬆開之後,白牙覺得自己喜歡這個神,而且他也需要一個神,所以即使沒有繩索的束縛,他也就留著不走。隨著時間過去,白牙對史考特萌生、增長的愛日漸強烈,因此在史考特遠行的時候,他不吃不喝到幾乎餓死,也促使史考特決定帶他返回加州的老家。雖然在適應大宅生活的過程中,白牙搞錯了一些重點,但對於史考特的忠誠與愛,讓他愛屋及烏地重視以及拼命保護史考特的家人。

這整個段落跟晴在加拿大馴服零的過程和日後零看待晴的方式非常神似,從一開始的不信任,覺得親密接觸很奇怪,到後來變得對對方死心塌地,眼中只有對方的絕對服從,心甘情願甚至享受親密接觸,但同時又不明白地表現出來。這一切都太過相似了~~但阿部完全沒有針對這個相似點做對照,還滿可惜的。

2016年7月12日 星期二

Bahari



亂逛關連藝人的時候發現的新團,超新清三人正妹團,首支單曲 Wild Ones 非常好聽,很適合在安靜的月夜裡放著,隨著嗚嗚叫,毫無組織的亂轉亂跳舞。我聽傑克倫敦「白牙」有聲書的時候,經常會想起這首歌。





今天才發現...他們出了新專輯 Dancing on the Sun,節奏明快清新,真的深得我心。是個值得期待的新人團。







2016年1月31日 星期日

Melanie Martinez - Cry Baby



Melanie Martinez 是 The Voice 第三季的參賽者,沙啞童音帶有陰暗怪異的特殊美感,後來被評審中的 Adam 簽下唱片合約。但大概一兩年的時間內,Spotify 都只有掛著一張單曲 Doll House,直到去年十月才出了第一張專輯,整張都帶有強烈的 暗黑少女風。


首次參賽的曲目 Toxic

她半金半黑的1/2髮型,是當初參賽的時候大變身的結果,想來 Adam 挺滿意的,一直讓她維持這樣鬼馬的造型,配上誇張的化妝和牙縫,很難不引人注意。但有些造型猛然一看實在是覺得跟蔡依林很像。 orz

這可不是蔡依林


從 Doll House 到 Cry Baby,其實明顯可以看出一些音樂上的變化,像是旋律與編曲往主流靠攏,變得比較 catchy 的同時,仍然還是會用一些比較有新鮮感的音效,像是 Soap 裡用水滴聲做間奏旋律,以及 Pity Party 裡的尖叫聲等等。


Soap 描寫一個對在愛情裡小心翼翼感到累的女孩的陰鬱內心戲


至於歌詞一貫沿襲 Martinez 從比賽時期就帶有的外甜內黑的衝突風格。歌曲的故事場景、意象都有美好的外表,但隱喻的內容通常都很不堪。Pity Party 表面上是講一個女孩在自家開 Party 邀請朋友們卻沒有人來,但隱喻的主題跟標題呼應(pity party 實際上的意思是一個人沒完沒了的自怨自艾),其實是一個感受到寂寞、無法進入人群的人的內心 drama。


Sippy Cup 裡用奶瓶裡的糖漿比喻故事女主角幼稚逃避的處事態度


但 Soap 跟 Pity Party 都還算是帶著少女味的小暗黑,只是該該的程度而已,Sippy Cup(奶瓶)裡人物崩壞尺度就更大了。裡面的女主角酗酒、亂性、整型,死去的男人是毒販,MV裡甚至殺了自己的小孩(但在歌詞裡可能是隱喻,並不一定要當作她確實殺子)。

不過這應該只是比較激烈一點的嘗試而已,不代表風格的轉變,到了最新單曲 Gingerbread Man,故事又走回暗黑少女風格。


新單曲 Gingerbread Man,用薑餅人比喻少女理想的感情模式
能吃耐咬,有點瘋癲有點奇怪的男人,總之不要普通的正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