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2日 星期四

【日劇】粉紅系男孩:漫畫改日劇的顛峰









日本人儘管產業創意的前瞻性有目共睹,但不同領域創新性落差性很大,影視音樂產業比動漫輕小說要保守非常多。90年代的日劇愛走懸疑/浪漫/青春/成長路線,2K年之後則喜歡走專業/犯罪路線,大抵可說每十年一輪。


但日常生活梗畢竟有限,影視產業逐漸感到沒梗可燒時,很自然開始動起改編小說漫畫的腦筋。熱門動漫已經有一定的銷售量,可以保障題材和人物設定的基礎不會 NG,不但本身就有分鏡可以做參考,劇作的保險性也比完全原創好得太多。

看看那精美地慘不忍睹的我的妹妹,就可以知道全原創其實可以悽慘到一個地步,風險不小的啊。 XD


漫畫畫得再怎麼生動畢竟不會動,光是看到專業演員終極 cosplay 熱門卡漫的劇中人物,就可以拉攏許多書迷。當然,通常另一邊也會有書迷忿忿不平抱怨真人化水準不夠,不過舊書迷加上新影迷,這生意賺的機會還是大點,又可以幫原作再次宣傳,做得好可是大大雙贏



日版流星花園,井上真央加的分數都被松本潤扣光了還倒扣,小栗旬則不與置評


漫畫改編日劇這個風潮剛開始的時候,老實說我不大喜歡改編出來的結果。動漫人物的「萌」感其實有點超現實,真人很難忠實表現,尤其少女漫畫惡意賣萌的情況很嚴重,很多熱門作品都充滿莫名其妙的劇情和人物設定,因為寫實感根本不是重點,大家看少年少女漫畫就是為了要從現實中逃出來啊!誰在乎現實感啊。


但偶像劇劇作往往隔行如隔山,不瞭解原作讀者會期待的「萌點」在哪裡,用「戲劇」這種根本上不能脫離現實感的媒介呈現,結果就是把狀況搞得很微妙,說不上是好還是壞(畢竟也很認真拍戲),但原作讀者總是有種失落感。


反而純現實的漫畫(如柴門文千面女郎和小說改編,比起跳痛漫畫要成功得許多,如早期的野島伸司和近年的東野圭吾





左:松山健一 as L死亡筆記本
右:中島美嘉 as 大崎娜娜NANA



日版流星花園就是漫畫改編日劇失利的最佳例子,觀眾對台版的反應竟然比日版好!這點上呆灣人微妙地比日本人還要早開竅一點,流星花園薔薇之戀惡作劇之吻戰神花樣少年少女等漫畫台劇竟然可以反銷日本,也可能因為我們的連續劇更沒梗,相對重視次文化刺激,所以更早想到要消費日漫。XD



不過從交響情人夢革命性的毆飛動畫和上野樹理聲優式演出創舉之後,劇界似乎開竅了,開始漸漸瞭解如何正確消化漫畫魂。老實說真人演漫畫並沒有那麼難,只要把所有角色都設定成大阪人就好了!(誤)


另外也有像死亡筆記本和 NANA 這種為了正確的終極 cosplay 選角,一開始就選擇出電影的決定。結果松山健一中島美嘉都沒有辜負粉絲的期望啊~









交響情人夢小出惠介超靠北,明明一個帥哥弄得有夠好笑!他也有演 JIN


漫畫改編日劇在經歷流行摸索習慣的過程之後,慢慢趨於成熟,劇作家們也慢慢發現其實改編漫畫比想像中更需要技巧,不是暢銷的漫畫就可以了,從題材選擇角色設定演員選擇分鏡情節安排與取捨演技模擬等等,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專業的眼光去推敲觀眾想要看到什麼。以往誤以為照著
有分鏡的漫畫走可以省很多功夫的偷懶想法,已經不復存在。







漫畫改編日劇近幾年來相當風行,不管是深夜劇

時空跳躍到古代的題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