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為kobo GLO HD,右為kindle voyager
前兩天同事拿出新買的kindle,我們就閱讀器聊了一下天。本來我就有沒事在露天搜尋kobo的詭異習慣,當天又照例查了一下,沒想到剛好有人買了GLO HD用了三個月要脫手,就以滿好的價格收了GLO HD加休眠保護套。
通常我對3C產品都是跑得夠快,視覺效果和手感好,就沒什麼懸念了,但是對電子閱讀器卻有一些奇怪的堅持。
比如說,我很喜歡紅外線觸控,但是前光崛起之後,導光柱量產門檻很高(只要成品歪一點點,觸控就會不準,所以可不是什麼廠都能做)的紅外線觸控被更友善的電容取代,老實說有點難過。
當初紅外線觸控的崛起,就在於電子紙的白度不夠,上面再加一層玻璃會更暗,對比更差,讓閱讀體驗變差。電容觸控需要加上一層玻璃,但紅外線觸控只要在四周加框即可,能夠保留最佳的視覺效果,因此紅外線一時之間炙手可熱,兩大品牌kindle跟kobo都採用了幾年。
但後來有人想出前光這個把戲,改變了遊戲規則。電子紙本來的賣點就是反射式的顯示技術(相對於背光而言),加上沒有液晶透光的特性,當然是不能打背光,但環境光利用率一直卡在44%左右上不去的電子紙,白度不如真正的紙張這點,一直為人所詬病,於是前光就成了他唯一的進化機會。
電子紙前光的作法,就是從顯示屏四周打光出來,利用玻璃的導光線路設計,讓光線均勻的散佈在整個顯示屏上,製造一種比較柔和的背光錯覺。雖然視覺效果像背光,但是這樣的顯示方式其實仍然是反射光源,對人的眼睛刺激還是比背光少很多,大概就等同於在檯燈下看書的程度而已。
只是,前光剛開始崛起的時候,還沒有現在這麼成熟,前幾個世代的前光都很明顯有四邊較亮的問題,高通曾一度大力推動的mirasol顯示技術,也推出過有前光的機種,導光不均的狀況就很慘烈。所以當時我個人是很不認同前光技術的,也因此,三年前換機的時候就硬還是換了一台相同型號的kobo touch(我的第一、二台kobo閱讀器,都是kobo touch)。
左為kobo touch,右為kobo GLO HD 10%前光
但這次入手了GLO HD,發現幾年的經驗下來,前光玻璃導光的均勻度改善很多,已經不見以前四周亮中間暗的奇怪效果。也正因為光線分布均勻,其實只要開著10~20%左右的前光,效果就可跟裸體的電子紙比擬。看來,紅外線於閱讀器市場算是再也沒有出場的機會了(不過還是有大尺寸市場可做啦)。
另外一個我很愛的是休眠保護套!電子閱讀器不但越來越小,框越來越窄,甚至還有空間放hall sensor了呢。kobo touch 的彈簧開關有時候沒拉到底會沒反應,而且搭車的時候都要先關再蓋書皮,其實有點多餘。現在有了休眠保護套,就可以隨手開書了。
不過說來好笑,GLO HD 的銳利度讓我有點不習慣。兩相比較的時候,竟然暗自覺得touch稍微有點暈開的樣子,很像平裝書上印刷有點暈開的效果,特別的親切...X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